商业信用报告以共享信息为核心,公开信息为补充,通过授权查询的方式,提供给各类小微机构,充分反映企业主体活动情况,与人行企业征信报告形成错位补充。商业信誉认证证书可通过配合信用报告的方式取得供应商的信赖,应对招投标项目有良好的加分优势。
商业信誉体系测评认证申报基本条件:
1.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2.成立已满三个会计年度,近三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
3.近三年在政I府有关部门的信用记录中无严重失信违法行为,无严重行政处罚;
4.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大面积的用户投诉。
进行商业信誉认证所需资料:
1、商业信誉认证合同、认证申请书;
2、程序文件、质量手册;
3、法定代表人承诺书;
4、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5、组织已经识别的与自身相关的关键诚信要素清单。
商业信誉认证证书的查询平台: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认证机构
供应商的商业信誉认证:
如果研发、质量、采购等部门缺乏沟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有不同见解,造成商务和技术相互独立。
通常情况下,供应商认证应该由采购(或专门的资源开发)部门负责,并由技术、质量等部门共同完成。采购人员重点供应商的价格、供货周期、生产能力和规模、产品种类、财务状况;技术人员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质量部门则注重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质量体系等等。
对供应商的认证不可能涉及到管理的每个方面,以下各点是在具体审核中容易控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1、质量体系审核是否实施体系。
质量保证:
1)供应商控制缺陷的方法。
2)供应商内部审核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3)供应商是否实施了有效的质量工具。
4)产品可靠性控制。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的流程是否存在,控制如何。
检验方面:如何进行缺陷识别、记录、分析等;是否有预防措施、统计学过程控制;设备的校准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技术审核
是否有足够的开发能力;研究开发投入的比例;设备是否先进;应用是否全面;生产中是否有统计过程控制(SPC);对于关键环节来说,Cpk是否大于1.5等等。
3、客户服务能力审核
是否执行ESI,与客户一起制定技术开发蓝图。
商业信誉认证标准规定,当实施商业信誉认证体系时,组织的管理者应确保其商业信誉认证体系能够推动和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商业信誉认证改进包括产品质量改进和工作质量改进。争取使顾客满意和实现持续的商业信誉认证改进应是组织各级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没有质量改进的商业信誉认证体系只能维持质量。质量改进旨在提高商业信誉认证。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益和效率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