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妈妈群聊天,一个朋友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开始伤感起来,原因是婆婆不打一声招呼就把两岁多的孩子带上火车回老家,这让朋友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朋友说婆婆非常强势,有老大的时候,老大上幼儿园,婆婆也是不吭一声就带孩子走了,现在老大上小学,带过来跟父母一起,性格非常内向,胆子也特别小。
婆婆用“为你们好,让你们安心赚钱”为由,生生地绑架了她的生活。
对于这件事,朋友选择了隐忍,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毕竟是自己的婆婆,不可能为了这跟婆婆闹翻吧,况且她也是为了我们好,想让我们安心赚钱”。
婆媳关系是千百年来的世纪性难题,还记得六六的剧本里曾经写过一句话:“在鸡毛琐碎生活里,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当中,老公有没有站在自己身后。”诚然,在婆媳矛盾中,缺位的老公才是最大的毒瘤,然而,婆媳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吗?当然不是了。
1、婆媳关系为什么会紧张?关于婆婆:
大部分婆媳关系不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婆婆没有界限感。
中国的很多婆婆,太多时候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和儿子才是一家人,媳妇始终是“外人”,其实这才是婆媳撕逼的真正起点。
很多婆婆喜欢干涉儿子的内政,儿子媳妇一有冲突就上去帮儿子;儿子媳妇的房间不敲门就可以随便进出,如果哪一天恰逢门锁着,就会认为是故意防着自己;就连儿子什么时候要孩子、要几个孩子、顺产还是剖腹产都要插手去管,丝毫没有意识到儿子结了婚之后,儿子和儿媳才是他们这个小家的主人,自己已经成为“外人”,这些事情自己只能给出意见,不能做决定。
就像开头说的朋友的婆婆一样,不跟儿子和媳妇商量,就擅自把孙子带上火车回老家,显然是习惯了自作主张来安排儿子家的一切,所以才能肆无忌惮地不吭一声就带走孩子。而此时的儿子和媳妇为了所谓的“孝道”,只能隐忍不发,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痛。
强势婆婆遇到了弱势媳妇,虽然没有爆发战火,但是却种下了不和的种子,媳妇虽然当婆婆面什么都没说,但内心显然是非常不情愿的,可想而知一旦哪天婆婆又做出了突破媳妇底线的事,很难保证不会因为一点小事一触而发,彼此发生直接冲突。
关于媳妇:
现代人生活压力巨大,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如何平衡照顾孩子和外出赚钱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每个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家庭为了节约开支,有了孩子之后就请婆婆或者是自己的妈妈来帮忙带孩子。自己亲妈自然是自己的主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都会放到明面上说,有什么矛盾即便是当时彼此不高兴,过后也不会放在心上跟对方计较。
可是婆婆来帮带娃,那中间的关系可就微妙了。说少了怕娃带不好,说多了又怕婆婆心里不好想。再加上两代人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带娃理念也不一定会统一,所以很容易造成矛盾。
看过一个调查数据,2018年,老人帮忙带娃的数据已经超过了家庭带娃的70%,毫不夸张的,已经是带娃主力了。因为很多现实原因,大多数家庭都不能避免老人带娃这个现实。主力是亲妈也好,是婆婆也罢,两代人的生活、育儿分歧都不可避免。
此时的媳妇如果选择让婆婆帮忙带娃,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不要眼里揉不得沙子,尽量对看不惯的行为多包容,毕竟婆婆是牺牲了自己安度晚年的清闲时光,也没有义务帮忙带娃不是吗
2、为什么欧美国家少有婆媳纠纷?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婆媳关系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回答是这样的:
婆媳问题是亚洲特色吧,整天为了婆媳相处焦头烂额。都是自找的,婆媳根本就不需要相处。合则来,合不来就客气保持距离。什么时候学会把自己的家和父母的家真正看成两个独立的家庭就没这么多烂事了。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非得相处好的,大家都尊重一下大自然好吗?
话槽理不槽,说得不好听,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我们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投资,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培养好了,自己老了就可以享清福,安安心心度过晚年。正是这种传统观念的驱使,使得很多家庭孩子成家之后还跟老人住在一起,而老人自然而然地就以主人自居。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代女主人争夺话语权的情况,自然就会矛盾重重。
而西方国家,更崇尚独立和界限感,他们认为家庭养育的核心是推动孩子成长,给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孩子成年以后基本上就独立生活,跟父母完全剥离开来,彼此间可以像朋友一样长相来往,连称呼都像朋友一样。彼此之间有界限感,知道什么事情该自己插手,什么事情要让他独自去解决,彼此有事来往,无事的时候都规规矩矩待在自己的地盘谁也不侵犯谁,哪有机会去发生矛盾呢?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并不将婆媳关系视为婚姻下的必然伴随物,而是将其放置于平行的人际关系之中。这样一来,婆媳的交往自然也会遵循人际关系的准则,例如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等。另外亲子关系跟夫妻关系相比,夫妻关系更重要,婆婆代表的亲子关系并不具有主观改变媳妇代表的夫妻关系的权力。
其实说到这里,也并不是说西方就一定比我们国家好,西方国家固然提倡个人主义,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但我们国家的亲人之间更加亲密和团结,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和人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彼此尽量不住在一起,增加界限感,公婆尊重孩子的成长,懂得适时退出,而儿子媳妇懂得孝道和体贴,婆媳关系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3、如何避免或者化解婆媳矛盾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统计数据,说中国的夫妻关系里,婆媳关系是造成很多夫妻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既然人人都明白婆媳关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或者化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呢?
(一)、分开住,常来往
这其实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结婚以后婆媳就不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增加彼此的界限感。长期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彼此的缺点完全暴漏在对方的面前,舌头还有碰到牙齿的时候呢,更何况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分开住,距离产生了美,彼此有什么不足也不会被对方每天看在眼里,自然也就不会多说什么,避免了很多因口舌之争造成大矛盾争端的机会。
(二)、推己及人,相互体谅
我想无论一个家庭婆媳关系再不好,婆婆也是绝不愿意儿子因为自己而和媳妇走到离婚的地步,婆媳之间无非是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的一些小矛盾,并不是什么阶级敌人,而且一旦遇到外人危及到自己家庭的事情,都会暂时放下矛盾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现代社会提倡“富养女儿”,很多女孩在娘家时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刚刚变为人妇脱离父母的怀抱,自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作为婆婆要理解她初为人妇的不安,爱屋及乌地包容她偶尔的小脾气,给她成长的时间和机会。
作为媳妇也要在跟婆婆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和孝敬老人,毕竟没有她就没有自己的丈夫,更没有自己的孩子。当然,这个孝敬不代表愚孝,“孝顺”不等于完全顺从,遇到原则上的事情也可以适当表现出自己强势的一面,比如开头说的被婆婆带走孩子的那个朋友,完全可以在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一味委屈求全非但不能换来尊重,反而给以后的矛盾埋下了种子。
(三)、男人要担负起婆媳关系的桥梁作用
每当遇到婆媳之间的争吵问题,中国男人大多采取以下两种策略:一是当缩头乌龟,两边谁也不得罪,或者在中间当和事佬,效果都不是很好。二是采取孝顺的态度,一切老娘说了算,至于老婆嘛,大不了再私下安慰几句,结果往往是媳妇最后不堪忍受,婚姻惨淡收场。
其实,在婆媳关系中,儿子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子如果强势,婆媳都会礼让三分,反而更容易团结;儿子懦弱,母亲喜欢出面保护,媳妇往往也会受委屈,向丈夫抱怨。丈夫没有能力解决,只能更加头疼,母亲看到儿子郁闷,更加讨厌媳妇。
一般情况下,我给身边朋友关于婆媳关系的建议是:把面子留给亲妈,把里子留给老婆。面子上,大概划定一个范围,哪些事情是要为父母做的,比如:定期探访、年节团聚、间隔一段时间给双方父母买礼物,其他的关于赡养、看病、陪护就不多说了。所谓里子就是,你要求老婆孝顺婆婆的时候,请把同等的关爱体贴给你老婆:嘘寒问暖、陪伴交流,你跟自己老婆一起那么多年,总知道你老婆喜欢什么吧,对老婆投其所好,女人其实是非常心软的。
其实,在婆媳关系中,每个人都能做到不卑不亢,该强势时强势,该示弱时示弱,才是最好的状态。实际上人生中最郁闷的时候不是跟外人吵架,而是自己人内讧,如果大家都能明白这一点,那么婆媳关系一定会和谐很多。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