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拮据又丰满的十二月
年初一部视角别致的纪录片在知名网站上爆火,评分飙到9.4,有3万 用户评论;知名弹幕网站上一经推出便收获了上千万的点击量,6万多条的弹幕。这部口碑逆天的纪录片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一批不知名的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故宫文物修复师?特别神秘的职业,在故宫修文物,感觉像给乾隆皇帝做手术,在中国最古老的院落从事世上最昂贵的工作,皇宫里的大内高手!
故宫男神王津
随着点击量的攀升,朋友圈刷屏的越来越多,纪录片里修文物的工匠师傅从默默无闻变成了网红,故宫男神钟表师王津一时风靡网络。导演萧寒对于纪录片在年轻一代中的大火表示惊喜,他没想到这部慢节奏的电影会引发这么多热议、引起这么多年轻人的关注。
截图出自猫眼电影
从纪录片到电影化差不多经历了大约两年的时间,纪录片电影化是导演萧寒一直以来坚持的事情。在他看来,纪录片的真正形式不是电视机、不是手机也不是电脑,是剧院里的大荧幕,他想把对人的关注、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认知带给更多的人。在电影首场发布会后,十二月跟导演聊了聊电影背后的故事,不仅讲了迷妹众多的王津男神,还有耿直的屈峰师傅,和文物背后那些可爱的人和事儿。
憋着股劲儿想把纪录片搬进电影院最初接触到故宫文物修复师这个题材,导演萧寒还是在拍摄《喜马拉雅天梯》,制片人雷建军跟他提到“文物修复师”,觉得他们特别值得被记录。但因为进入故宫拍摄有一定的门槛,需要故宫统一协作和配合,所以一直在做申请,选题就一直被搁在心里。恰逢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这个拍摄计划才得以施行,为了方便在电视上播出,纪录片做成了三集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更符合故宫的要求。
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石渠宝笈特展”
对于人的关注一直是导演萧寒创作的主线,自第一部纪录片《丽江·拉夫斯基》开始到《喜马拉雅天梯》,萧寒导演的关注点都在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片子的主角一定是人,用人物的呈现作为片子的重要支撑,我们创作的方式也一定要深入、真正的进入他们的生活,要走的更近。”
为了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5年前导演便进行了调研,对片中主要的人物、工作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尽管拍摄只有4个月的时间。但为了更好的拍到修复师们工作的细节,4个月里无论是上班、下班、吃饭、出差,团队成员都跟师傅们呆在一起。尽管之前做过相应的调研,但真正拍摄与之前的调研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导演萧寒觉得“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你不断的发现吸引你和打动你的东西。你会越来越觉得这个选题和方向你的决定是对的。”
三集纪录片拍摄了将近4个月,萧寒还是觉得时间不够,他笑称如果有一年的时间那就完美了。因为时间有限,允许进入故宫的人员有限,总有拍得到和拍不到的地方,很多有意思的点经常会在拍摄其他场景的时候错过。在变成电影版后,团队将原有的素材重新剪辑成一个5个小时的版本,还补拍了十几个小时的素材,一共一百多个小时的素材,重新回到原始的状态。
谈到将纪录片电影化的初衷,萧寒导演特别讲了他在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的经历,给他印象特别深的是一座只有70万人口的小城,在电影节的十几天里会有20万的观影人次,很多纪录片电影一票难求。给他触动特别大,他觉得这是每个纪录片导演的梦想,他觉得“如果在中国能出现过亿票房的纪录电影,比中国电影票房过千亿更有价值,能丰富用户的观影习惯和电影市场的产品多元化。”
没有旁白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感受与三集纪录片不同,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节奏上比电视版更慢,更抒情一些。在内容上明显的变化是没有了旁白,在问及导演萧寒去掉旁白的意图时,萧导说:“旁白就是我们说的话,我觉得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引导性,增加旁白是怕观众不够耐心去看,在这样的过程中是希望旁白来引起大家的兴趣,包括旁白中有很多调侃的话。有很多观众觉得那会特别有意思,但是我觉得我们特别想回到本来,回到真实的那一刻,我们作为拍摄者的感受。观众自己去感受,自己用自己的内心加旁白,而不是我给你旁白。”
除了将旁白去掉,电影版还增加了很多静物的空镜,萧导解释说想把更多感受的权利留给观众,放掉主观性较强的旁白,会给观看中的观众用心体会的空间。导演将时间这个主题隐含在电影的主线索中,想在纪录之中让观众感受时间的流逝、人与物的对话、过去与现在的交融。他觉得作为纪录片导演,要把打动自己的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更多的去认识人生,认知情感,了解生命的状态和生活本来的样子。
择一事终一生,做个“慢慢来”的文物修复师跟电视版的纪录片相比,导演在电影版本里加了新的人物,修复师小闵就这样“跳”到了导演眼前。除了小闵还增加了织绣组很多女孩子的戏份,陶瓷组王武胜老师的滑翔伞也加到了电影版里,因为导演觉得那种自然真实的状态会让大家心中一动,在这个不准加班不准劳累的慢节奏的工作里,大家都是一群鲜活、灵动,满怀梦想的人。
纪录片播出后让马上要退休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成了网红,成了拥有大批迷妹的男神。很多人慕名去钟表馆参观,去故宫做学徒的报名人数也增加。故宫还特意调整了钟表馆的展示方式,增加了固定时段的钟表表演。对于纪录片带来的影响,萧寒导演觉得对现代人来讲,择一事终一生太过弥足珍贵,大多数人只想看到结果,忽略了过程,但其实一直有的只是过程。片中的精神才越发美好,才会在观众中引发这么多关注。
木器组的屈峰老师央美毕业,来到故宫觉得这里“慢”跟自己的性格不符,慢慢在修复文物的过程看到器物里不一样的美。最出名的是他那段格物致知的话,有人发弹幕,说作为一个外行都看哭了。
截图出自猫眼电影
导演说屈峰跟他说过,什么最难?什么都不想最难,说白了就是要专注。现在太多人都想方便,不愿意等待,但其实等待才有快乐,甘苦并行,没有苦又哪来的甜。
因为同档期有商业大片近半成的排片率,又问导演是否有关担心,萧导说有忐忑,因为作品要上紧张的心情总会有。问导演对票房会有期许吗?导演坦率的说没有期许那是骗人,但票房多高多低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人,认识纪录片,了解纪录片。即便选择纪录片的人份额很小,但真正的市场繁荣需要电影类型的多样性,能占到整个电影市场的几百分之一就足够了。萧导说想得太高不可能,太低对创作者的情感是种伤害,慢慢的渐入佳境才是最符合片子气质的步伐。
很多人想知道会不会有下一部的续集,导演说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要有足够的积累和更新更丰富的内容才会去拍。但现在有进行下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也是关于人的一部片子,内容上跟故宫修文物不太一样,但在气质上跟之前想要去捕捉和想要去传递的那种情感是一脉相承的,跟故宫是姊妹篇。
话至结尾,用导演的一段话做结。
其实我们被这个时代,被社会,被生活推着急匆匆的赶路,其实心里是希望去感受那种慢的,沉着的情感。不是谁都愿意匆匆忙忙的奔着目的地去。如果一秒钟能从北京到上海,可能就少了过程带给你的感受,感受可能有疲惫,也可能有快慰,也有思考的快乐。可能古代要花一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但是慢是有内在的魅力,不能忘掉的是等待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