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尼的散文著作都有哪些??
丽尼,原名郭安仁,是“剧联”、“左联”的成员,他著有《黄昏之献》、《鹰之歌》、《白夜》等散文集。《黄昏之献》中除个别带叙事性的篇章之外,基本上是抒情散文诗集。因为个人经历的关系,正如他在《黄昏之献》开头说的,“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他写的也多是些秋风、冷雨、黄昏和黑夜,唱的是漂流曲、悲风曲、无言之曲,表现的是个人的烦闷与悲哀。到了《鹰之歌》,调子有了变化,表示爱鹰的“嘹唳而清脆”的歌声。
《鹰之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丽尼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鹰之歌》是一曲唱给为了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女友的歌,表达了对残暴反动势力的无比仇恨和对新的世界的向往.优美的景物描写和象征、隐喻手法,是本文的特点,既给我们以审美的愉悦,又给我们写作的启示.
文章一落笔,就以反复的笔法,咏歌“遥远而美丽”的南方,和那个“南方底黄昏”,为展示“鹰”的形象,铺开一个特定的场景,奠定了怀念追思的感情基调.一句“我有过一个忧愁的故事.每一个年轻的人都会有一个忧愁的故事”,展开了新的内容.对内容的表达,则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含蓄勾勒了故事的背景,没有叙述故事的过程,而是借“鹰”的形象的描绘,写出了有着鹰一样性格的人物的精神和风貌,表达了怀念和景仰的感情.
应该明确的是,在那样的时代,作者只能用这样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无限深情,这是今天的读者阅读时应该注意的.
笔名知识
分类: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知道哪些作家的笔名来历,介绍一下好吗?
解析:
现代作家笔名与原名对照
鲁迅——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
郭沫若——郭开贞,字鼎堂【和罗振玉(号 雪堂)、王国维(字观堂)、董作宾(字彦堂)号称 甲骨文研究领域的“四堂”——四大巨头。】
茅盾——沈德鸿,字雁冰
巴金——李尧棠,字芾甘(芾音fu3)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
曹禺——万家宝
废名——冯文炳
西谛——郑振铎
冰心——谢婉莹
淦女士——冯沅君(淦音gan4)
丁玲——蒋伟,字冰之
夏衍——沈端先
华汉、阳翰笙——欧阳继修
萧红——张乃莹
萧军——刘鸿霖
叶圣陶——叶绍钧
芦焚、师陀——王长简(1946年后用师陀笔名)
叶紫——余昭明
柔石——赵平复
殷夫、白莽——徐白、徐祖华
沙汀——杨朝熙
艾芜——汤道耕
辛笛——王辛笛
穆旦——查良铮
杭约赫——曹辛之
梅娘——孙嘉瑞
刘西渭——李健吾
路翎——徐嗣兴
艾青——蒋海澄
田间——童天鉴
丽尼——郭安仁
光未然——张光年
欧阳山——杨凤歧
柳青——吴蕴华
还珠楼主——李善基,后改李寿民
平江不肖生——向逵、向恺然
且予——潘序祖
现代作家改名及原名对照:
沈从文——沈岳焕
郁达夫——郁文
朱自清——朱自华
闻一多——闻家骅
周扬——周起应
丰子恺——丰润
施蛰存——施德普
冯至——冯承植
赵树理——赵树礼
张恨水——张心远
臧克家——臧瑗望
--------------------------------------------------------------------------------
丽尼的资料?
丽尼(1909.11.4~1968.8.3)原名郭安仁,生于湖北孝感。1930年前后到福建,先后担任《泉州日报》副刊编辑.晋江黎明高中英语教师,后又辗转去武汉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与巴金等人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本散文集《黄昏之献》。
抗战时期先后在福建、四川等地中学、大学教书,担任过重庆相辉大学中文系教授。此时,出版了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
1950年,担任武汉中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后历任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1965年调任广州图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革”期间,遭受迫害,1968年8月病逝于广州。
丽尼的文学创作
《江南的记忆》 丽尼的散文代表作为《江南的记忆》。“七·七”事变后携家眷逃难时的情景,深深地***了他,使他在自己这最后的散文作品里写道:“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小的车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几个大字: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对这部散文杰作,巴金曾说:“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这样响亮的声音,这样深厚的感情,我们永远忘记不了《江南的记忆》的作者。”对那朴素、刚健、涵义深沉、感情激
越的“几个大字”,巴金更无限感慨道:“在抗战的年代里,我不知道多少次重复说着这一句话,我常常含着眼泪,但是我心里燃起了烈火。甚至就在那些时候,我也相信我们美丽的土地是敌人夺不走的。”
《江南的记忆》可以说是丽尼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后的一篇散文,巴金曾经这样说:“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这样响亮的声音,这样深厚的感情,我们永远忘记不了《江南的记忆》的作者。”然而,我此次寻访丽尼,却发现关于丽尼的记忆在逐渐模糊。 《黄昏之献》 丽尼从1928年开始写作,二十世纪30年代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散文作家,与缪崇群一起被称为“悲哀与忧伤的歌手”。丽尼的***本散文集《黄昏之献》,“完全是抒情的作品,在形式上十分接近于散文诗的写法,他用低细的声调,玲珑的文字,诉说自己满脸的痛苦。”(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黄昏之献》是一篇悼亡散文,充满了悲凄的情绪,作者以抒情的语言,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一唱三叹,创造了悲哀凄怆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悼念亡友的深挚之情。“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起句就是揪心的提问,它马上把读者领进了一种悲哀的境界。
“说是你应该在梦中归来就我,然而,这崎岖的山路,就是你底梦魂也将不堪其艰难的跋涉呀!
啊,我是如何地思念你哟!而且,更想不到这就是永远的别离。”
丽尼初期的散文着重抒发自己在“梦一般的生活”里的感受,怀念童真的友谊,咀嚼青春的爱恋,在忧郁感伤之中怀着企望。逐渐地,作家的笔触从狭小的内心世界转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叙事的因素也随之加强,出现农民工人的面影,城乡破败的景象,既有民族危亡的阴霾,间或也闪现出群众抗争的折光。 《鹰之歌》 在《鹰之歌》,丽尼散文的调子有了变化。写于1934年12月的《鹰之歌》仍然有一种浓郁的愁苦:“当火焰苦闷地窒息于潮湿的柴草,只有浓烟可以见到的时候,一刹那间,一整个世界就变得黑暗了。”不过,已不仅仅是愁苦了。在《鹰之歌》中,丽尼用“伸展着两个翅膀”飞翔的雏鹰,象征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年轻的女伴,“短促而悠扬的鹰之歌”,象征这位革命者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是这“年轻的鹰”,使“凄然地流下眼泪”的“我”,“欢乐地笑了,而感觉了兴奋”。 “年轻的鹰”英勇牺牲之后,丽尼在文章结尾,又一次强调“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声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兴奋的。” 阴影(短篇小说集)苏联科罗连珂等著,1931,新时代 田园交响乐(中篇小说)法国纪德著,1935,文生 天蓝的生活(中篇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6,文生 贵族之家(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7,文生 前夜(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伊凡诺夫(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海鸥(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万尼亚舅舅(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苏瓦洛夫元帅(戏剧)苏联巴克特列夫等著,1949,上杂 伟大水道建筑者(短篇小说集)苏联鲍·波列伏依著,1953,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何其芳和丽尼对比
1、何其芳的诗以清新柔婉见长,其作《画梦录》在一九三七年与曹禺的《日出》、芦焚的《谷》一起,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何其芳善于使用浓丽精致的语言,优美新奇的比喻,写出具有诗意的散文,从个人忧悒情怀的歌唱里显示对现实的不满,并注意诗的意境的优美与完整。《画梦录》和随后的《刻意集》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丑恶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寂寞、哀愁、徘徊与探索的感情,带有梦幻与憧憬的色彩。
2、丽尼的散文集《黄昏之献》、《鹰之歌》、《白夜》抒发了阴暗的时代给作者带来的苦闷,其中充满了个人的眼泪,与向着虚空的愤恨,于低徊忧悒的笔调中回荡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如《鹰之歌》等篇,文字清丽,但缺乏具体描绘,有时不免给人以空泛与雕砌之感,是一位有特殊音调和鲜明风格的诗人。丽尼散文的主导话语方式是独语,独语体散文是丽尼对现代散文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丽尼在散文写作中恰当运用了多种构思方式以及象征的艺术手法。里尼的散文的语言具有抒情美、精炼美和音乐美。
关于丽尼和丽屏展架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