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人之初三字经全集 性相近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二
2023-04-18 09:05  浏览:25

人之初三字经全集 性相近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二(1)

最近发现网上很多人转发我的文章,但是都没有注明出处。我对此类转发也没什么异议,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还有点价值,尽管放心拿去用就是了,我是不会追讨版权的。我本意就是要传播这些我认为还是正能量的东西,所以我是感谢大家转发的。不过,我在图片上加了水印,但不是表明图片是我的原创,而是表明此篇文章的出处。图片都是网上四处搬来的,目的是在大家阅读文字的时候,能够歇歇眼神,作短暂眼部休息与调整。

上一节解释了“人之初,性本善。”凡事先立基本,基本稳固,才可向上逐层而垒砌。否则,则有崩塌之危险。所以《三字经》开篇,先述人之本性。不管本性是善是恶,都是一个假设。只有在此假设之上方可进一步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本善如此,本恶亦如此。不是因为本恶,就不用学习了。下面进一步解释“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

人既然作为动物的人,其动物性需求就要首先解决。正如孔子在《礼记》中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让他吃饭,不让他有两性的需求,这是不可能的,起码是不人道的。天地既生人,人就有生存的权力。最新的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不仅仅是生物属性遗传,人的行为也是遗传的。父母有什么习惯,例如喜欢赌博、打牌等,一点不会浪费,完全以基因的形式遗传下去。将来子女一但有条件,隐性基因爆发,也会吃喝赌嫖,所以行为也是遗传的。但这种隐形遗传基因什么时候发作?能不能不让它发作?能不能化掉它?这可就是大学问了,这就是“习”的问题,就是孔子讲的“习相远也”。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动物生活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动物的成长发育影响很大,有些时候几乎就是决定性的。动物园圈养的老虎,几代繁殖下来看见活鸡都害怕,再也当不了兽中王了。为什么?后天的生活环境变了,习性改变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肠,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饮血时代消化毛发用的,以后改为熟食盲肠退化,只剩下一个小尾巴,叫阑尾了。人类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形成人的习气。习气日久形成一种惯性势力,深植在大脑之中就是习性。习性一代代积累并遗传下去,就形成人类的劣根性,这种劣根习性会使人的动物属性膨胀,遮蔽人的天性,所以说“苟不教,性乃迁”。

人之初三字经全集 性相近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二(2)

【苟不教,性乃迁。】

苟本是一种草名,俗称“狗尾巴草”,其草子有刺,或沾在动物身上,或随风飘荡,生命力极强,引伸义是“苟且”,就是凑凑合合、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意思。人生下来如白纸一张,善恶之性都潜伏着,只看外面的环境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如何。如果因循苟且得过且过,不抓紧对小孩子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他的天性就会迁移变化。一旦习气形成习性,就如同“墨悲丝染”一样,再也纠正不过来了。因此教育的第一目标即是教人“去习性,化秉性,圆满天性”,也就是韩愈说的“传道”。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