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姆雷特》中,你认为克劳狄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对《哈姆雷特》中人物的理解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随着读者自身经历的成长,会与剧中人物产生不同的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握了人性,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达到与作者、与剧中人物对话的神奇效果。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哈姆雷特》经常被阅读,并成为经典的原因。克劳狄斯是书中的重要人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人物形象。
克劳狄斯是谋杀了自己的兄弟,篡夺了王位,然后密谋毒死哈姆雷特。他非常自私、残忍、恶毒。但是克劳狄斯是起初并不想杀死哈姆雷特。相反,他试图向哈姆雷特乞求原谅,想让他成为王位的继承人。后来,由于邪恶的事情被揭露,他想要掩盖自己的罪行,并预谋毒死哈姆雷特。
在杀死哈姆雷特之前,克劳狄斯是精心策划了一个阴谋,因为,他无法忍受王后的悲伤。王后误喝了毒酒,克劳狄斯是试图阻止。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克劳狄斯是并不是完全冷血的,他至少对王后有一定的诚意,但是他的人性是被完全的欲望所支配的,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
与此同时,克劳狄斯是并没有完全疯掉。他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在圣像前忏悔,并哀叹尴尬的负担。他就是无法说服自己放弃物质利益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但是,必须承认克劳狄斯一开始确实犯下了滔天罪行,不顾亲情,谋害了自己的哥哥,只为得到王位,编了个借口骗过所有人。然而,他的忏悔独白也出现在剧本中。独白在戏剧中的作用是表明这一定是真的,所以可以从这里看到他的良心。然而,如果他现在承认错误,哈姆雷特会原谅他吗?不,绝对不会。克劳狄斯别无选择,只能犯错误,然后,密谋让国王杀掉他,这真的很残忍,但是没有别的办法,然而,克劳狄斯在这部作品中是一个反派,这个阴谋失败了。
罗马皇帝克劳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罗马历史上,有一个以“愚钝”闻名的皇帝,他就是克劳狄。被历史铭记的皇帝多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天骄,而克劳狄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傻里傻气的皇帝能有什么作为呢?但如果傻出了名,那也绝非等闲之辈。其实,关于克劳狄的智力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论,有人认为他是真傻,有人则认为他在装疯卖傻。那么,真实的克劳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克劳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确实常患疾病,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让他备受嘲讽和轻视,但这些疾病是否影响了他的智力或者说对他的智力有多大的影响则不得而知。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众人眼中的傻子,却在51岁的时候成为罗马皇帝。而在他统治期间,不仅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扩张了领土,而且还奠定了罗马帝国官僚机构的基础。这样的业绩,是一个傻子能做得出来的吗?于是,人们就克劳狄的愚和智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
古代作家多倾向于认为克劳狄是个傻瓜,不过这些作家却常常自相矛盾。如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塞涅卡曾称颂克劳狄是“恺撒之后***心的人”,可在随后的一篇讽刺文中,他又将克劳狄描绘成一个暴君和傻瓜。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等人也是如此,一方面称颂克劳狄统治初年的功绩,另一方面则嘲笑他是个笨蛋,毫无主见与头脑。不过,与克劳狄同时代的作家庞朴努斯·迈拉却称克劳狄为“众皇帝中最伟大的”。
到了近代,情况则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多数作家又转而将克劳狄视为一个智者。1920年,在特杰亚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克劳狄的一封信,苏联史学家罗斯托夫采夫对此进行了评述:“在这封信中,涉及了亚历山大里亚市政组织的一个复杂问题和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同希腊人的微妙关系,克劳狄表现了惊人的知识。他不是从理论上着眼,而是从实际出发对现实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表现出他具有非凡的才智。简直不能理解像这样一位人物怎么会同时又是他的妻子和被释奴隶们手下的奴隶。”
现在,学者多趋向于认为克劳狄在年少时患有小儿麻痹症,长大后继续装疯卖傻,并常假其妻子和被释奴之手实行专制统治。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克劳狄就不是真傻。不过真相究竟如何,尚待更多新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出现。
罗马皇帝克劳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正史的记载与野史的传闻总是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克旁狄,在正史中,他是一个有主见、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野史中,他却是一个以“傻”著称的傀儡皇帝。而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公元41年1月24日,人们在罗马城中的街道两旁翘首期盼,还有的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元老院议事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场面已经持续了两天,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原来在三天前,罗马帝国的皇帝盖乌斯在皇宫里被近卫军刺杀,现在元老们正在为新皇帝的人选问题争执不休。突然,元老院门前一阵混乱,人们循声望去,只见皇宫的近卫军官兵正簇拥着一个人走进来,这个人就是已逝皇帝的叔叔,罗马无人不知的“傻子”克劳狄。
克劳狄登基的始末
事情是这样的:当盖乌斯被暗杀的时候,当时已五十多岁的克劳狄正好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他吓得躲在窗帘后面浑身战栗。近卫军发现后将克劳狄拖了出来,原本打算杀了他,但看到他没有一点男子汉气魄,便放过了他。当元老院的元老们为新皇帝的人选而争论不休的时候,近卫军就恶作剧般的拥立克劳狄为皇帝。
近卫军士兵们不断高呼着克劳狄的名字,议事厅里却没了声响,元老们面面相觑,好长时间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近卫军的力量在当时是没有人能与之对抗的,元老们只好照办。尽管内心并不同意,但元老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把皇帝惯有的头衔和权力授予了克劳狄。于是,罗马历史上***个由近卫军拥立的、也是唯一个以“傻”著称的皇帝——克劳狄,就这样在垂暮之年传奇般的登上了罗马皇帝的宝座。
人们对“傻子”皇帝的评价
一直以来人们都叫克劳狄“傻子”。公元前10年克劳狄出生于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其父德鲁素斯就是这个省的总督。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克劳狄却并不幸福。无情的病魔不仅让他失去了健康,更毁坏了他的容貌,他的智力也没能正常发育,他的身体弱不***风,行动迟缓笨拙,不会和人沟通。他长期生活在歧视和嘲笑中,是奥古斯都家族有名的“丑小鸭”。
不过,史书中对克劳狄的记载却出入很大,不同的说法引发了后人长期的争论。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克劳狄不但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作为。克劳狄当政前的皇帝昏庸无能,罗马帝国已经陷入了危机,国库空虚,很多元老相继去世,整个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克劳狄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在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意志和智慧令所有人都敬佩。克劳狄登上皇位后做的***件事就是重赏近卫军士兵,感谢他们的支持,并因此缓解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对立。他还以合作的姿态同元老院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下令取消对有关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元老们被没收的财产。这一系列“仁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创造了一种和谐局面。在外交上,克劳狄归还了以前的皇帝不择手段从希腊弄来的雕像等一些艺术珍品,同时他又御驾亲征,率领罗马军队横渡泰晤士河,征服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小国家。克劳狄也很体谅民间的疾苦,一上台就取消了不合理的赋税,向行省居民赠送公民权,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这些措施巩固了帝国统治的基础。
而当时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对克劳狄的描述、评价却是前后自相矛盾。在一封信里,他称赞克劳狄皇帝是“恺撒之后心肠***的人”,但在不久后的一篇讽刺文章里,他说,克劳狄皇帝是一个暴君、傻瓜,讥讽克劳狄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在当时的用语习惯里,南瓜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后来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等人也沿用了这种说法,一方面称赞克劳狄在统治初年的宽厚仁和,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人民和将士的敬爱;另一面又嘲笑他是个没有主见的笨蛋,只是按照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行事,不像一个皇帝,更像一个傀儡。苏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里写道:“由他(克劳狄)自己决断的事还不及他的妻子和被释奴仆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依他们的意志做事。”总而言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否定克劳狄,把他看做是一个傻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历史学界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功过是非的重新评估、重新研究的热潮。这一次,学者们各执己见,但还是无法统一结论。看来要想彻底揭开克劳狄的神秘面纱,只能期待有权威佐证的考古资料的出现,从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公元54年,克劳狄不明不白地死去,据说是被他的妻子用毒蘑菇害死的。他挣扎了12个小时后,悄然死去了,死后他被元老院奉为神。
这样,克劳狄传奇的一生就成了一个谜。
罗马“傻子”皇帝克劳狄真的傻吗??
大智若愚 克劳狄是德鲁苏的幼子,日耳曼尼库斯的弟弟。据说当宫廷政变,卡里古拉被杀时,他吓得躲在窗帘后面,后被近卫军发现,拥立为帝,时年55 岁。此人是奥古斯都家的丑小鸭,有生理缺陷,体弱,迟缓,不善言谈,貌似痴呆,但好读书,研究古史和文学,写过《埃特鲁里亚历史》20卷,《迦太基史》8 卷,《奥古斯都史传》41卷,还写过《自传》,可惜都未留传下来。他对罗马历史有自己的看法,认为罗马的成功在于它能从外面引进新事物,进行改革,而同时不丢掉自己的优秀传统。可能沉湎于书本和写作,治国之事全依靠顾问。他不拘一格,所依靠的左右手主要是自己的释放奴隶。当时最受倚重,亦即最有权的几个人,如卡利斯图斯(Callistus)、那西苏斯(Narcissus)和帕拉斯(Pallas)等都是释放奴隶。这些人掌握大权,欺下瞒上,营私舞弊,宫廷成为他们售卖官职的场所。①满朝文武对此无不怨气冲天。克劳狄还受他妻子的愚弄。他的第四妻阿格里庇娜原是他的侄女,是日耳曼尼库斯的女儿。这个小阿格里庇娜非常擅权,一心想谋害克劳狄,好让她与前夫之子尼录继位。公元54年,克劳狄死,死因不明,相传是阿格里庇娜毒死的。 克劳狄皇帝貌似痴呆,实则很有智慧。他不仅是个学者,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政治家。在他当政时期,他放弃对被控叛逆罪者的审讯,允许被放逐的元老回来,并热心与元老院合作,创造团结气氛。他积极完善自奥古斯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元首制新政权机构,如元首办公厅、御前会议、元首财政部门、***法院等,并日益使其制度化。此外,他还亲自主持一系列大工程的建设,如疏浚奥斯提亚港,修克劳狄水道,排干福西尼湖沼泽,修建克劳狄大道等。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广泛地向行省居民赠送公民权,吸收高卢省上层参加元老院,平衡罗马与行省的关系,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在对外方面,他又恢复了恺撒的扩张政策,先后在不列颠、毛利塔尼亚和色雷斯设立了5个新省,巩固了罗马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所有这些都是有政治远见的做法。
《莎士比亚》中克劳狄斯有着怎样的形象?
克劳狄斯不是露骨的暴君形象,而是反动的阴谋家的形象,阴谋把历史倒退到封建专制时代去。他是个笑面虎、两面派,一面做出关心哈姆雷特的样子,许愿将来把王位传给他,把他看作自己的儿子,一面派人侦察他的行动和思想,千方百计地借他人之刀来杀他。当面说为了他的安全,要他到英国去,背后却派人捎去密信,让英王在他上岸时立刻杀掉他;此计不成,又利用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用毒剑毒酒置他于死地。
凡是搞阴谋诡计的野心家都是两面派,虽然得意一时,也色厉内荏,做贼心虚。克劳狄斯在最得意的时刻也惶恐不安,他在夺取王位后,在新婚的笙乐声中也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惧,他见哈姆雷特一身丧服,脸上笼罩着愁云,便心神不安。虽然发出命令:于每一次举杯祝饮时都要放一响高入云霄的祝炮,也镇不住心中的恐慌。派人四出侦察王子的言行,把王子的2个老同学都请到宫中来专门与王子为伴,监视他,甚至利用御前大臣的闺女。在观看戏中戏时,便沉不住气,匆忙退席,彻底暴露自己的做贼心虚。退席后还跪下祈祷忏悔,还迫不及待地催促王子上船去英国。在比剑的阴谋中,乱了阵脚,终于弄得家破人亡。
奥菲利娅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一个天真的窈窕淑女。她认识到哈姆雷特的才学出众,说他是时流的明镜,举世瞩目的中心,虽然情人眼中出偏见,但大体上还是能够认识到当时人文主义者的进步作用的。可惜她深处闺阁,又在庸俗的封建廷臣包围之中,自身又脆弱、被动,她不能冲破牢笼,象莎士比亚初期喜剧中的新女性那样。她生身的母亲似乎早已去世,指点她处世行事的只有父兄二人。父亲是庸俗好事,喋喋多言,投机取巧的御用文人;哥哥是游手好闲,贪爱虚荣的花*公*。父兄都劝他不要爱上哈姆雷特,因为他们以己度人,说地位高了,爱情就靠不住,只是逢场作戏。她完全没有处世的经验,疑信参半,在复杂的斗争中,只能听父兄与奸王的摆布。等到父亲死亡、情人离开祖国,举目无亲,不堪悲愁的高压,忧积变疯。哈姆雷特是佯狂,她却是真疯!在唱着清新的民歌上场时,充分显露出她的艺术天才和素养,以及对民间文艺的爱好。她的不幸命运,反映这一时期同类女性的悲惨遭遇。
从这部悲剧的艺术特点,可以看到莎士比亚艺术上总的特点,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莎士比亚化”的主要内容,也即是现实主义和形象思维的方法。我们不妨从典型环境、戏剧情节、人物和语言等4个方面来把它分析一下。
莎士比亚认为戏剧应是“时代的缩影”。悲剧《哈姆雷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纪之间的社会生活,从宫廷到家庭,从军士守卫到人民造反,从深闺到墓地,从剧场到比武场,这么广阔的社会背景,构成主人公的典型环境。从这些一幅幅“福斯太夫式的背景”,即以福斯太夫为中心反映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方兴未艾时代英国平民社会的五光十色,又是何等深刻地衬托出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及其变化。
语言的丰富有力,是莎剧动人的力量所在。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感动人的。”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也在于戏剧语言的改革。他一改从前正宗戏剧的清规戒律,用韵散杂糅的文体,特别是运用大量的无韵诗,可以自由表达各种个性化的人物,及其在各个时间、场所的变化。在《哈姆雷特》中语言是多样化的,既有双行一韵,一行五音步的庄重的旧体剧诗,也有自由活泼的无韵诗,也有轻快的民间歌谣、俚谚,也有滑稽的散文对话,多种多样,丰富生动。
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是诗的语言。《哈姆雷特》就是一篇悲剧形式的诗章。单由于台词、剧诗的富丽、隽永,就足以使他的剧作属于一切的时代。
欧洲荒诞皇帝,迎娶一个6岁男孩为妻,为他废黜六宫,封为女皇,他是谁?
“断袖”一词源起西汉,《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悦其仪貌,宠爱日甚……尝昼寝,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这句话讲的是董贤在睡觉时,不小心压住了汉哀帝的袖子,他不想惊动爱人,就割下了袖子,可见爱恋之深。
“断袖”在古代不算少见,但要论荒诞,古罗马史堪称一绝,而在古罗马当中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算是一个相对传奇的皇帝,虽然留下了史料不多,但他却是古罗马最臭名远扬的暴君之一。
尼禄的父亲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比,并不是太过于出名的人物,但是母亲阿格里庇娜是出自屋大维的直系血亲,其母更是野心勃勃,在生下尼禄不久之后,丈夫就去世了,她带着儿子嫁给了皇帝克劳狄。
克劳狄跟前妻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幼子比尼禄小4岁,尼禄就顺利成为皇位继承人,改名“凯撒”,阿格里庇娜极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尼禄比母亲野心更大,17岁那年就毒死了克劳狄,自己继位。
年轻的尼禄担心异母兄弟布里坦尼克斯会争夺王位,从血脉来讲,布里坦尼克斯拥有继承资格,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母亲帮他准备的毒蘑菇,再一次晚宴上,布里坦尼克斯死在了餐桌上。
尼禄的家庭生活更是充满荒诞,其母阿格里庇娜为了跟儿子分享权力,不惜以身体当作温床来控制他,但尼禄野心更大,为了摆脱母亲,他要求母亲到坎帕尼亚海边度假,共度美妙良宵,他特制一艘船去接她,但半道上船体开裂,可阿格里庇娜擅长游泳,又被路过的渔船救起。尼禄又指控她谋杀皇帝,于是派兵将她杀死。
尼禄的婚姻更为荒诞,他有三次婚姻,在登基之前迎娶了克劳狄之女屋大维娅,但他并不喜欢这个女孩,不过有母亲干预,他无法离婚,母亲死后,他就将屋大维娅流放到一个岛上,因为尼禄看上了成大臣的妻子波培娅·萨宾娜。
为了更好给波培娅·萨宾娜皇后头衔,逼着屋大维娅自杀了,尼禄为了娶到波培娅,还赐死了大臣,但他过后不久,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大臣的妻子美撒里娜,他以同样的手段将美撒里娜夺了过来。
而且,尼禄还煞有其事“迎娶”了一个6岁小男孩斯波鲁斯,为了让他更加接近女人,尼禄夺走他男性的特征,6岁的斯波鲁斯成了人偶,每天都有专人给他化妆,并穿上女皇的衣服,甚至尼禄还为他废黜女皇,受到了独宠。
由于尼禄荒诞和暴政,起义声不断,公元68年,利乌斯·温代克斯在高卢起义,虽然兵败,在西班牙地区也纷纷响应,亚历山大城的民众也是掀起了暴动,近卫军也不愿替尼禄打仗,各地叛乱四起。
眼看无力回天,尼禄逃离了罗马,躲到了满是奴隶的村庄,6月9日,选择自尽,年仅31岁,在他死后,一年中有先后3个皇帝自杀或者被暗杀,这一年也被称为“四帝之年”。
关于克劳狄和克劳狄乌斯二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