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0多年前,作为中国早期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张謇在追寻工业文明、救国图强的实践中,坚持有序建设、平衡发展,将南通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些务实创新的做法,对今天的实践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张謇的生态智慧中,“生”的核心概念很突出,强调“重生”“敬生”与“爱生”“大生”,这使他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不仅持正归本,而且务实创新。他认为要强国富民必须发展工业,而工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共进互促,才能既惠民又利国。面对发展工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他对寻求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着重抓了养护、构建、共享三个方面。
顺应客观规律,注重对自然的养护
“养护”是指对大自然进行养育、保护。张謇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同时希望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注重对自然的养护。
张謇对植树情有独钟。以狼山为主的五山地区,在清末时,除了寺庙旁有些树木外,基本都是荒山秃岭。张謇在此处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植树造林活动。据《柳西草堂日记》记载,张謇为倡导种树,亲自荷锄持铲率领南通师范学校和农校的师生植树。南通师范学校和农校在五山建有“学校林”。1912年,狼山建立了苗圃,供应树苗;1914年建立“五山森林事务所”,开展林业研究工作。为保护五山森林,1915年9月26日,张謇通过《通海新报》发出《禁止攀折林木启》,宣布将对破坏树木行为进行惩罚,并设立“森林警区”,加强对树木的管理。
除此之外,张謇对于城市植树也非常重视。如今看来,这些举措不仅绿化、美化了城市风貌,也在有效阻隔工业烟尘污染、防尘、提高空气清新度、调节温度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提高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舒适度。
除了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张謇同样关注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护岸治坍、治理水患等,进行狼山水系改造,倡导成立南通保坍会。
在生态养护中,河流水系的保护和治理十分重要。南通位于长江边,历史上江岸曾多次发生坍塌,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1908年,张謇聘请上海浚浦局派员来通勘察水势,并成立了“保坍会”,多方筹集资金开展保坍工作。1914年6月,张謇邀请中国海河总工程师贝龙猛以及美、英、荷兰等国水利专家共商南通沿江保坍方案。1916年,张謇以“保坍会”的名义聘请荷兰水利工程师亨利克·特来克来南通指导水利设施建设。在此期间,“南通保坍会”修筑江堤9公里,在险要地段抛石护滩、种植芦苇,减轻江潮对堤岸的冲刷。自保坍工程实施以后,南通沿江一带岸线逐渐趋于稳定。为保护江滩,张謇还在江岸倡导种植桃树桑树,建起了防护林。
利用、改造自然以利国利民
所谓“构建”,则是指基于利用、改造自然以利国利民的基本理念。张謇不是原封不动地“保护”自然,而是将循环理念融入构建生态化产业雏形,综合开发利用并创建生态农业典范,建设田园式城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比如,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产业集团选址,就体现出张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纱厂地处偏僻空旷、靠近长江的唐家闸,可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当时,以大生纱厂的发展为基础,带动了一批辅助及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了一片新兴工业区,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基地。这些工厂相继建立在唐家闸,就地生产和联通,一定程度避免运输途中造成的其他污染问题。
同时,构建起一条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工业产业链。纱厂用棉剩下的棉籽,是很好的榨油原料,张謇又创办了广生油厂。油厂的废弃物可用于制造肥皂与蜡烛,张謇因此创办了大隆皂厂。纱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飞花”等废物,污染环境却可用于造纸,张謇便创办了大昌纸厂。纸厂后又创办了翰墨印书局,以服务当地文教事业。此外,在面粉加工、蚕桑养殖等领域也都有相应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体现出较明显的“关联型循环产业链”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方面,张謇对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互动也进行了通盘筹划,为南通规划了“一城三镇”空间布局,谋求城市、乡镇、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让百姓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共享”则是要让当地百姓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南通地处平原,但城区因拥有以狼山为首的五山、以濠河为主的多条水系,整体呈现出山立水绕、绿树碧水的山水城市风貌。张謇做足了“山水文章”,注重在维护山水自然美的同时,传承我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构建特有的人文美。
濠河是南通的古护城河,一半天然、一半人工,宽处似湖、窄处像沟。张謇利用这一形态,以及城环水、水抱城的特有地形,修桥建园、布景设点,既方便交通居住,又让百姓尽情享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依托濠河美丽的自然风光,沿河兴建中西合璧的现代文化商业设施,从而使生态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形态得以充分展示。张謇在城市中心区修建了5座公园,在工业密集区修建的唐闸公园中,“举凡可以娱目畅怀,可以极视听之娱之资料,靡不应有尽有”。1905年,南通博物苑成立。这是一座公共博物馆,之所以命名为“苑”,就是要表达内含苑圃、园林之意,并寓意多种文化荟萃共生。
笔者认为,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是张謇在探索富国利民的早期现代化道路中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在他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目前存在巨大差异,但他凭借着矢志不渝的精神和救国强国的情怀,开启了南通现代化的历程。今天,我们更应坚决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
以上就是100多年前,民族实业家张謇对发展工业和保护环境进行了探索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