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南通市某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回收了一批老旧冰箱。在冰箱拆解过程中,该公司并未使用专业设备回收冰箱压缩机内残余的制冷剂,也未配套建设相应的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导致制冷剂无组织排放至外环境。最终该公司受到了行政处罚。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更新需求显著增多,大量的老旧制冷设备被淘汰。而这些淘汰的制冷设备中往往残留着一定剂量的制冷剂。这些制冷剂常压下为气体形态,大多含有有毒物质,易燃烧,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制冷剂如直排外环境,除了会产生安全隐患,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然而笔者调研发现,很多居民在淘汰制冷设备时并未意识到残留制冷剂可能产生的危害性,部分制冷设备被直接出售给不具备拆解资质的个人和小作坊。这些制冷设备往往会被露天拆解,拆解过程中残留的制冷剂未被有效回收,排放至外环境。同时,笔者还发现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拆解情况也不容乐观。因制冷剂回收成本高、再生复杂、监管政策不完善等因素,部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并不重视制冷剂的日常监管工作,未回收和未经处理直排的现象并不少见。
减少制冷剂的排放量,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制冷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笔者建议各地充分结合“以旧换新”政策,从制冷设备回收渠道方面着手,对制冷剂排放问题加强监管。
各地可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老旧制冷设备未进入正规回收通道的,消费者不得享受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同时,建立完善的制冷设备回收体系,让非法回收无机可乘。如在居民小区设置集中回收点,针对部分制冷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搬运困难的现状,各地可提供类似“大件垃圾免费上门清运”的服务,主动上门将制冷设备运送至专业拆解处理中心等。
笔者调研还发现,目前市场上专业从事制冷剂回收的企业较少,拆解公司面临着制冷剂回收后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据了解,目前我国制冷剂包括回收、储存、运输在内的再生成本明显高于新制冷剂的生产成本。因此,各地要加大制冷剂回收企业相关的技术扶持力度。如加强制冷剂回收及处置技术研发工作,促进制冷剂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用效益回报进一步提升制冷剂回收企业主动回收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如按照回收的制冷剂数量给予回收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对直接参与制冷剂回收的制冷设备生产厂商给予更多的设备型号参与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等。
除此之外,各地还应加大制冷剂全流程管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有毒有害制冷剂的了解,鼓励消费者购置能效比高,使用绿色、无害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积极举报非法回收和拆解行为,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制冷剂直排的监管行动中来。另一方面,鼓励回收企业落实老旧制冷设备回收信息登记制度,对收集、存放、转运、拆解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残留制冷剂可查询可追踪。对制冷剂的去向说不清、道不明的,要组织商务、自然资源、公安、交通、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市容市政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形成闭环管理。
以上就是借助“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解决老旧冰箱制冷剂排放问题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