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inky
今年,小红书的「同城页」又有了新的玩法——首次推出「地图」搜索功能。
这张地图,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展示附近的热门景点和美食;
这张地图,巧妙地融入了社交功能,可以发现附近的群聊、与电子宠物互动;
这张地图,是对小红书站内UGC内容的一次创新性整合,将海量的、多元化的笔记转化为一张生动的本地生活地图。
小红书,似乎在卷得不行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打开了一种新可能——
不卷团购、不拼优惠券、不砸钱做配送供应链,而是基于内容优势,让用户真正地从兴趣出发,从线上自发走到线下。
01、小红书的本地生活谁说做「本地生活」一定要卷供应链?
那只是美团、饿了么等传统本地生活服务商的玩法:
他们专注于「即时消费」,
用户想吃的、想用的,都马上送到,
所以需要砸钱做供应链,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
但小红书专注于「兴趣消费」,
用户在平台上只是找灵感,
所以不一定要在供应链上一决高下,
而是引导用户去探索本地生活的多样性。
这一次,小红书新增的「地图」功能,不仅是一次用户体验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打开了「社交化本地生活」的可能性。
在v8.25.0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地图」功能的更新——
小红书的同城页面中,新增了一个悬浮按钮,链接到实时地图。
地图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展示周边的景点、美食等丰富笔记。
比如我在深圳南山区,只要打开手机定位,在小红书的同城页面上就能看到一个悬浮按钮——显示「搜索 ▪ 南山区」,点击即可进入实时地图。
地图上标注出我附近的景点和美食,比如南山博物馆、南头古城等热门地标,以及费大厨、海底捞等餐饮店。
我可以看到每个地方的笔记数量,知道哪些地方最受小红书用户的喜爱。
我还可以点击具体位置,看到小红书用户分享的点评笔记,以及用户收藏和打卡的数量,还能链接到百度地图,一键导航至目的地。
以后,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打开小红书的地图功能,就像拿着一份电子版的城市导览地图,搜罗附近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在小红书上口碑好的店铺。
这份地图可以延伸多种可能性:
或许我可以在地图里找到周边的徒步团、露营团、周末打球团、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烘焙课堂等更多的活动?
或许我可以直接点击活动地点的标记,查看活动时间、日程安排、费用、参与人数、注意事项等省流版信息?
或许我在参加活动时,还能随手标记自己的位置,即兴分享个人经历和故事?
一份地图,可以满足我发现活动、参与活动、分享活动等一系列社交需求。
更让人惊喜的是,地图上已经出现了社交功能。
用户可以找到附近的群聊,包括求职的、育儿的、租房的,类型很多元化;还可以与其他用户领养的电子宠物进行互动。
我觉得,基于地理位置的群聊,可以带来许多实在的帮助。
假如我喜欢徒步,就可以加入附近的徒步群,约上搭子一起出游;
假如我需要租房,就可以加入附近的租房群,了解周边租房动态;
假如我需要求职,就可以加入附近的求职群,与周边人聊聊避雷的公司,看看有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笋盘工作;
假如我需要育儿,也可以加入附近的育儿群,跟邻近的宝妈们聊聊心得,聊聊周边有没有带娃的好去处,互相交换一下可以重复使用的宝宝用品,必要时提供帮助。
甚至随意组个群,聊聊附近的交通、天气、突发事件等等。
小红书的内容有多少花样,地图里的群聊就可以有多么千姿百态。
基于线上社群,
小红书还可以延伸到线下活动——
从徒步群发展到徒步活动,从车主群发展到车主活动,从育儿群发展到亲子聚会。
小红书的地图里,甚至可以加入一整套线下活动管理工具,比如活动创建、参与者管理以及活动通知等功能,让发起活动变得更加便捷,进一步丰富社交化的本地生活体验。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可触达的,
线上社区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内,
而是可以跨越数字界限,
触达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02、换一种方式做「本地生活」美团、饿了么等平台,
似乎给出了做「本地生活」的标准模板——
做好供应链,养配送团队,
为商家引流,给用户优惠。
即使抖音进来了,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用户,但在本地生活领域,也还是跟美团PK团购优惠,借助饿了么等第三方团队完成配送。
即使大众点评有独特的“必吃榜”等口碑体系,但在本地生活领域,也只能充当美团的辅助,配合打好线上线下闭环的半个环节。
小红书的本地生活玩法,
既不是“到家”,也不是“到店”,
脱离了两点之间的配送魔咒,也不必靠自己疯狂补贴,或者让商家疯狂补贴的方式,来换取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意愿。
小红书用「兴趣」连结附近的人,找到了更多元化的「本地生活服务」的发现方式,
不只是发现需要即时满足的需求,
还能发现那些可以暂时先“囤起来”的需求。
好吃的店,不一定马上吃;
好玩的地方,不一定马上去;
好用的物品,不一定马上买。
毕竟生活远不止眼前的即时欢愉,
还有长远的规划和未来的美好期待。
03、“从种草到拔草”的新路径早期,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尝试,以“内容+优惠”为核心,一方面打造嵌入位置信息的优质内容,另一方面联合商家提供团购优惠,与传统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打法相似。
比如在广州上海等地试点团购,广州主打茶饮,上海主打咖啡;
比如在笔记中增加门店POI(Point of Interest,门店兴趣点)功能,允许用户在笔记中嵌入特定门店的位置链接;
又如开设官方账号“土拨薯”,扶持本地餐饮商家和探店博主;
再如利用官方活动和优质笔记引流,包括“街巷小店改造计划”、“100家探店计划”、“围炉煮茶”等主题活动,吸引用户关注本地生活服务
而如今小红书新增了「地图」功能,
在卷“内容+优惠”之外,
开辟了一条“从种草到拔草”的新路径。
以前是先看笔记,再看地图,
要提高效率,
只能依赖个性化推荐的无限精准;
现在是先看地图,再看笔记,
挖周边宝藏地点更加方便,
本地商户也能尽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本来,小红书集结了大量UGC(用户生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散乱”的。
而用这样一张链接本地生活的地图,
整合海量的用户笔记,
让我们在使用体验上更加直观和便捷。
【写在最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交化」的生活方式早已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
我们见证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更轻易地接触各种信息和资源;
我们见证了QQ、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崛起,更乐于扩展自己的社交圈;
我们在学校里就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更热衷于探索个人兴趣爱好;
我们还有机会参加音乐节、艺术展览、戏剧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更积极地拥抱多元化的表达。
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关系,
而是更愿意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MBTI性格测试风靡全球,小红书“找搭子”愈发流行,豆瓣依然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小红书借助一张地图,巧妙地将“社交”与“本地生活”融合在一起,无疑是在做一场更契合年轻人灵魂的本地生活服务。
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
都将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入口。
没想到,小红书在激烈的本地生活服务竞争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世界之大,不如带小红书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