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对我感触最大的产品是抖音。
不是春节红包,而是抖音已经成了我那父老乡亲们的朋友圈。没错,就是朋友圈。
他们看到新鲜事的第一反应是:拍抖音。他们在抖音记录日常,撸猫晒娃,相互点赞,关怀评论。
如果说之前的抖音是无聊消遣唱歌跳舞,那么现在的抖音就是看身边的人在干什么,看老爸老妈发了什么。这些人在微信朋友圈本是隐身的存在。
但隐身的用户群体,终于找到了云上社交的归属,就是短视频间的点赞之交,就是抖音建立的朋友圈。
01
爸妈的日常生活
一个惊人的数据是,我爸能达到平均每个视频80个赞、10多条评论的程度 。
这80个赞,不是陌生人的赞,陌生人也不会赞。这10多条评论,我看他们的昵称和头像都能认出是伯仲叔季还是姨表舅姑。
这种熟人之间的社交正反馈,比朋友圈好太多。想想我们现在的朋友圈,被各种信息充斥,发布一个动态瞬间就淹没在时间的正序洪流里。
所以,站在发布者的角度,推荐就是好于时间轴。同理,微信公众号现在的排序也是热度喜欢大于时间。
我爸每天在抖音晒着他的哄娃日常,他的下乡包桌生意,他的钓鱼收获,他的喝着小酒唱着歌。这都是他的日常生活。
我去二姨家走亲戚,孩子们玩气球,二姨说大家在一起玩,她要拍个视频发抖音。我问我大舅为啥抽着烟看抖音,他说你让我干啥,去看电视么?原来我老舅的时间也是碎片化。
抖音的评论是开放的,大家相互发现,相互关注。站在社交广场的角度,大家就是一个个相互熟悉的关系链。微信朋友圈是广场内的小群聊天,没在圈子就看不见,抖音的做法则是看见就算。
站在抖音做社交的角度,站在微信后时代获取关系链的角度,抖音也必须将社交互动公开化,借由一个圈子一个圈子的层层渗透,拿到社交关系链。
于是,我现在打开抖音看到的都是老家的动态,是我拥有几个相同通讯录好友的动态,是乡里乡亲的生活常态。
02
朋友圈变化的原因
我平常很少打开抖音,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抖音,能感知到极为明显的变化。
本地化、生活化、去精英化、去PGC,所以跳舞的小姐姐减少了,唱歌的小哥哥减少了。不是他们的群体数量少了,而是分发机制变了。
这个变化的本质是抖音的日活。抖音已经是大部分人都在用的产品,全国第二。站在信息分发的角度,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当大家都在用的时候,用户应该刷什么?
这就是社交关系的压力。所以抖音关闭了喜欢,支持设置为不可见,支持发布一天的视频。但除了产品本身,爸妈朋友圈的变化至少还有以下两点:
1 爸妈对使用成本的感知
产品有使用成本,发朋友圈需要教育。站在用户的视角考虑,发微信朋友圈和发抖音哪个成本大?
我们习以为常的交互,对于父辈不是这样。爸妈接受的移动互联网,要从他们的年代算起。他们接触移动互联网是近几年,是微信和短视频齐飞的近几年。
我们习惯的微信-发现-朋友圈-发布的路径,爸妈与之对比的体验是打开抖音直接发布。
我们习惯的一个个好友加了才能看到动态和评论,爸妈就是在视频中把亲朋好友看后直接关注。而且看后关注的成本,比扫码/手机号加好友的成本低太多。
我们习惯的先点开朋友圈的两个点再点赞,爸妈接受的就是双击视频点赞或单击喜欢。
所以,习以为常的就理所当然吗?对爸妈,我们说不出所以然。
2 全屏短视频,成就了社交场
朋友圈是信息流,有质量的信息淹没在广告的喧嚣里。但短视频的全屏,完成了场与场之间的隔离。
信息流都需要一条一条的完成阅读。在浏览效率上肯定是朋友圈的瀑布流更高,但在发现感兴趣的有效信息上,沉浸式的短视频更好。
一个个视频是相互区隔的场,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切换到下一个。相互独立,互不打扰。
场是沉浸式的,看到亲朋好友就驻足停留。场是有互动的,看到休闲乐事就顺手点赞评论。所以,一个视频80个赞和10多条评论。
站在产品的角度想想,80个赞对于用户是什么感受呢?大概是每天都想继续发视频表达的欲望吧。
于是,就成为了朋友圈。
总结
抖音,在消遣娱乐中,渗透到了爸妈的社交。
抖音在爸妈的心智是视频点赞生活,是闲聊场景的线上化。微信的心智则是语音通话,是有事讨论的小饭桌。
你说抖音对微信的冲击大吗?那是相当大。一切都这么平常,一切都这么无法想象。
打败微信的肯定不是微信,就是我们平平无奇的生活。毕竟爸妈出去忙了一天生意,确实需要回家坐在沙发上点个赞,然后明天再见。
再见,朋友圈。
欢迎关注公众号
持续分享产品经理干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