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外有一款社交 App 特别火,火到让 Facebook 都感受到了威胁 —— 不惜背上“抄袭”的骂名,上线了一个和这款 App 类似的功能 「Neighborhoods」与之抗衡。
要知道, Facebook “复制”的可都是大热 App,比如Tik Tok,比如 Snapchat……
Tik Tok 发推官方嘲讽:嗯……看上去很眼熟
这一次,让 Facebook 如此惧惮的 App,叫做 Nextdoor。
这款「神奇」的社交 App,现已经在全球拥有了 6000 万的用户,覆盖了 27.5k+ 个社区。在美国,几乎每 3 个家庭里就有 1 个在使用 Nextdoor。
今年 Nextdoor 被《时代周刊》(Time)评为了2021年最具影响力的 100 家公司,估值 43 亿美金,即将在美国上市。
截图来源:Time 官网
成绩这么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Facebook 对 ta 有危机感。
仔细研究以后,我发现这款 App 比我想象得更神奇,居然靠「寄明信片」给用户发验证码,而且它的推广方式,简直不要太像拼多多……
01Nextdoor,到底是啥?简单来说,Nextdoor 就是交友软件,不过主打的是和你的「邻居社交」:以你家住址为核心,向外扩张 5 英里 ( 8 千米)范围,进行一系列社交活动。
不过,它的功能可不只是「社交」那么简单。
1)社交功能:社区版“朋友圈”在 Nextdoor上,你看到的内容,基本都是你的邻居的日常。它既可以是鸡毛蒜皮的日常:
比如,在家发现了一只巨型蜘蛛被吓了一跳, po 一下。
邻居在下面评论这只蜘蛛可能是“黑寡妇”
阳台上飞来一只老鹰,po 一下。
除了生活琐事,社区的大妈大爷还对周围发生了什么事特别感兴趣,因为这和他们个人息息相关。
且美国人民总是“爱管闲事儿”,喜欢对公共管理发表言论,时不时搞个投票, 号召一群人抗议之类的。于是你会在 Nextdoor 上发现用户们经常讨论:
这条街的红绿灯坏了,谁负责修这个,我是否应该打 911 ?
消防栓喷洒一直冒水,是为了好玩还是在浪费?警察都不管吗?
USPS 的邮政车长期霸占停车位,是不是应该投诉?
不仅如此,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总统选举大事件,也会在 Nextdoor 上展开讨论,例如,询问哪里有投票站点,怎么投票等问题。
2)本地生活:美团+闲鱼+ n在 Nextdoor 上,你能看到最多的内容就是「找人」,堪称“人贩贴”合集。
哪里可以找到通水管、修电路、照顾婴儿?
哪里可以找到牙医、管家、律师?
……
不仅可以找人,你还可以「找东西」。
可以找到社区附近的商家、发现附近有什么打折信息、社区活动,还能够在看到租房、卖房等信息。
你也可以在 Nextdoor 买二手货,还能看到这些商品离你有多远:
3)政务模块:“实时 911”Nextdoor 还会给用户提供「安全信息」。比如,哪里出现了枪声,谁家进了小偷,你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我在 xxx 附近听到有枪声;
在 xxx 街上有小偷,提醒大家要注意;
附近地震了、着火了;
还会举报附近哪里有可疑人员,并提供详细的特征描述;
……
事实证明,用户们也确实非常关注这类话题。根据 Nextdoor 的官方报道,当一个地区出现了盗窃案、犯罪行为、地震来了的时候,这个地区的用户增长就会特别地快。
除了 UGC 自发性的内容,Nextdoor 上还有官方公共机构官入驻,及时发布安全预警、知识科普、重要信息等。
以加州圣马特奥县公共健康卫生部门为例,圣马特奥县升级辖区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级别到“最紧急”状态 (tier 1) ,该条信息就会自动出现在 App 的置顶位置。
图源:智通财经
除了紧急状态特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你还会接到 CDC(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消防局、地区紧急管理局给你发来的通知,告诉你:
02 Nextdoor 是如何实现「用户增长」的?最新更新:12岁以上市民,可以打疫苗了;
消防局:消防栓洒水很好玩,但不要自己打开消防栓啊!
紧急通知!周五将要迎来风暴……
仔细研究后,我发现 Nextdoor 的增长,是简直是「飞轮效应」的典型案例:
前期增长特别缓慢,当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借助好的策略(和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有关),达成了指数级别增长。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1)拉新获客和一般的互联网公司不同,Nextdoor 在做冷启动的时候,没有做大张旗鼓的拉新;相反,它的推广方法非常“传统”。
① 种子用户:寄明信片邀请注册一般来讲,App 为了扩大自己的用户增长速度,都会铺天盖地地做宣传、打广告。但是,Nextdoor 的冷启动非常「别致」——寄明信片到用户的信息,邀请注册。
同时,为了降低用户的注册门槛,大家基本都会简化注册流程;但是, Nextdoor 不但没有降低注册门槛,反而还提高了:
不仅要填一大堆信息:真实的居住地址、邮编、和邮箱号码;还需要通过「手机账单」或者「明信片」,进行地址验证。
没想到吧,都 2021 年了,还有人用“寄明信片”的方式发验证码……(当然也结合了手机验证)
账号验证方法 / 图源:App 截图
Nextdoor 会给你的信箱寄一张带有验证码的明信片,只有输入验证码,你才能在 App 上发帖、加入群聊,使用全部的功能。来源:Google
可能大家很难理解,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还要用寄「明信片」这么麻烦的方式来验证?
因为美国的情况,和国内还不太一样。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信用卡」、「账单」、「支票」都会通过邮寄的方式来传达,所以很多美国人现在仍然有打开信箱的习惯。
用寄明信片这种方式,既能验证用户是否真的住在该住址,也能保证大部分用户都能看到。
同时,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拉新,都愿意注册的用户,成为“种子用户”的几率是很大的,这也为接下来 Nextdoor 的进一步爆发做好了准备。
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坏处 —— 它是真的慢……可能收一个验证码,就要用 10 天。比如,本来我打算自己注册一个账号,切身体验一下的。
为了通过验证,我费了老大劲,找我在美国的同学要手机号、地址,试图注册一个账户;但是,等了一周多,还是没收到明信片……最后只能先用别人的账号来体验功能。
也因为寄明信片这种方式的效率实在太低了,所以,Nextdoor 成立的第一年,只拿下了 175 个美国社区(美国有 16.5w 个社区)。
有了第一批种子用户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Nextdoor 开始利用「返现金」的方式,做“病毒式增长”。② 爆发:“拼多多”式拉新返利按照 Nextdoor 最新的拉新规则,每邀请 10 个邻居,就可以获得 25 美金的亚马逊礼品卡:
邀请好友 / 图源:App 截图
这套操作,有没有感觉很眼熟?没错,这非常像拼多多前段时间爆火的“邀请 3 好友得现金”活动,但是 Nextdoor 的功能会更简便一些。
比如,你可以选择用「邀请信」发出邀请,之后 Nextdoor 就会以你的名义给邻居寄“邀请注册”明信片;还会自动用你的邮箱给对方发邮件,完全不必亲自和邻居对话。
除了邻居,你还可以推荐给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 or 家人,让他们加入到当地的社区。如果你的朋友和家人在 21 天之内也能拉到 10 个邻居然后验证,你俩都能获得 25 美金亚马逊卡。
来源:MAXIMIZING MONEY
这种“简单粗暴”的策略,让 Nextdoor 开始暴风增长 —— 仅用了 5 年的时间,就覆盖了美国超过 50% 的社区。
这种方式不仅有效,单个获客成本性价比也算高。拿 Nextdoor 和中国的同类型社交 App 叮咚小区作对比:
Nextdoor 每新增 10 个新用户,就只花了 25 美金,平均成本 2.5 美元。
而叮咚小区 2014 年的时候,在上海、北京核心地段的地铁站大规模宣传广告。上海地铁一月广告费高达 1500 万元、北京地铁广告费 1200 万元。
据@搜狐科技报道,靠着这种烧钱推广模式,叮咚小区虽然也获得了 70 万用户,但其单个获客成本非常高,是 Nextdoor 的 2~3 倍;在 App 还没盈利的情况下,这无疑是给自己埋了一个巨大的「现金流」坑。
2)促活留存把用户吸引到 App 后,Nextdoor 并没有急着变现,而是先通过社区内容/服务等,做好用户的促活和留存。
为了打造社区氛围,Nextdoor 主要在「政府」、「本地服务」、和「社区内容」上下功夫。
① 留存:邀请「政府机构」入驻「安全」一直是 Nextdoor 对外的主要卖点,为了营造社区的安全氛围,Nextdoor 最核心的动作是邀请「官方政府机构」入驻。
这些政府机构,可以是周围的警察局、消防局,也可以是紧急管理中心(可以理解为急诊)、疾控中心、红十字会等,他们会在定时在社区发布防盗、犯罪、疫情防疫等官方信息。
为什么一个社区社交 App ,要以「安全」作为卖点呢?可能生活在中国的我们体会不到。
在多种族社区共存的美国,不同人种之间的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信仰等差距比较大,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更容易爆发冲突,这些信息的确是「刚需」。
更要命的是,在美国,持枪是合法的……很多犯罪分子都持有**等武器,非常危险。
因此,拥有“安全感”对于生活在「社区」环境的美国人来说,就特别重要。
而这些政府机构的加入,无疑让当地人民感觉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发帖询问,甚至发现了可疑人员,也可以从这个平台上联系警察……
同时,为了防止用户随意举报、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Nextdoor 还设置了「防种族歧视」的功能,在遇到一些敏感词例如 “White Lives Matter”(白人生命重要)等,还会自动屏蔽,维护社区氛围。
② 促活:高频使用的本地生活服务在 Nextdoor 上,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就是「找服务」。仔细看一看这些「生活服务」,你会发现有些“似曾相识”。
比如,很多用户在上面会进行二手商品交易,很像我们用的「闲鱼」。
再比如,可以在上面进**屋买卖,类似于我们上安居客、链家上找房子一样。
或者,能看到附近哪有有优惠信息、折扣商铺,也能看到邻居们对咖啡店、餐厅的评价,很像美团/大众点评。
还有更多服务,例如找电工、修理工,非常像 58 同城……
除此之外,Nextdoor 看准了在疫情期间用户经常询问“哪里可以打疫苗”这类问题,和 ACME (一个美国公司)合作,及时上架了一个新功能叫 Vaccine Map (疫苗地图)。
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地图快速 get 附近的接种地点,还可以在上面预约,因此解决了大部分用户「哪里打」、「什么时候可以打」的问题。
疫苗地图
为了满足用户们的高频需求,在疫情期间, Nextdoor 还上线了一个交互地图—— Help Map,用户可以直接在地图上发布你能提供的服务,比如“帮大家去商店取货”,看到的人可以直接发消息联系他。
Help Map;图源:Nextdoor 官网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有种感觉,这不就是一个将所有功能及集齐在一个 App 上吗?那我为什么不用其他信息分类更细致的软件,要上 Nextdoor ?
那是因为, Nextdoor 把所有的商家服务都聚焦在了一个社区,使用起来更方便。
同时,由于这些服务/评价,是身边的邻居推荐给你的,有了熟悉的人做背书,可信度就会大幅度提高。
03Nextdoor 如何赚钱?建立的头四年,Nextdoor 并没有任何盈利,主要是靠投资人的钱撑着。后来,Nextdoor 也开始试着通过「售卖广告」的方式来盈利。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 Nextdoor 的广告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信息流广告。
用户在刷内容时,广告信息会自然出现在你的信息流里,只是帖子会表明「赞助」的标志。这一个广告位只提供给当地社区的大型商家和全国性的品牌。
如果想做信息流广告的话,品牌方一个月至少要花 2.5 万元美金。
第二种,当地优惠。
当地的商家或者企业可以给 Nextdoor 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可以在社区分享优惠券和折扣信息。
这个功能一推出,感觉生活服务这块更像大众点评了……
第三种,邻居广告。
这类广告主要是针对于社区个人或者服务型小企业,比如房地产中介、管家、维修工等。你可以在上面建立自己的主页,介绍自己可以为大家提供哪种服务,用户可以在一个单独的模块联系你。
对于这类需求,用户每月固可以也是向 Nextdoor 支付一笔费用,你就可以在上面做起自己的「小生意」了。
图源:Nextdoor 官网
通过「卖广告」,Nextdoor 已经在 2020 年实现了 1.23 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 49%。
从官方给的数据来看,Nextdoor 的 ARPU (用户平均收入)目前只有 $ 10,但相比下来,社交软件例如 Twitter 的 ARPU 大约在 59 美元。
如果 Nextdoor 的广告业务不断开放,活跃用户增长,ARPU 提升至 30~50 美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未来盈利空间非常大。
因而,即使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继续烧着投资人的钱,但市场前景还是被外界看好。
图源: Nextdoor 路演 PPT
04 结语其实,现在国内也有好几个 App 和 Nextdoor 的模式比较类似,试图在中国做「社区社交」,但并没有成功。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差异巨大。
比如,Nextdoor 最引以为傲的安全功能,在国内这样相对安全的大环境中,其实并不适用。
社区群聊等功能,可能被业主委员会、微信群聊所替代;提到同城服务,用户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美团、58 同城等 O2O 平台。
无论是什么产品,找到适合自己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才是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