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朋
公众号:产品人卫朋
继续 IPD 体系中的需求管理相关的专题。
先来看看整个需求管理涉及的过程内容:
需求管理流程主要包含五个阶段:- 需求收集;
- 需求分析;
- 需求分发/分配;
- 需求实现;
- 需求验证与确认。
其中,需求实现阶段强调的是要将客户需求转变为产品。
从而最终能够满足所确定的客户需求。
在需求实现阶段,首先任务是要对需求打上标签进行分类。
需求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对所有的需求进行识别分析。
对优先级高、重要性高的需求优先实现。
需求实现流程主要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需要立即开发的需求。
这个时候,一般是要提交 PCR 变更申请,将需求加入到当前的开发项目;
第二个是需要在下一个版本开发的需求。
需要将需求纳入到 CDT 团队进行分析;
第三个是需要纳入路标的需求。
将需求发送给路标管理团队,进行路标的排期。
其实,如果从整个需求的生命周期来看,需求会有多种状态之间的转换。
如下图所示:
最初从客户的要求,一步步转化为设计上的内部需求,在开发端实现落地。
也就是说从客户需求到最终的研发完成,需求会不断转化和分解。
比如从特性需求到功能需求的转化,从对问题的描述转化为对解决方案的描述,然后逐层展开分解。
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对需求的跟踪和变更控制,以及管理。
需求的整体流转过程如下图所示:
主要涉及原始需求、初始需求、特性需求、系统需求几个维度,下面分别介绍一下:1、原始需求
简称是 OR,具体是指客户对问题或产品功能、性能等要求的具体描述。
2、初始需求
简称是 HR,也就是经需求解释后,用企业内部使用的规范语言描述的原始需求。
3、接下来时系统特性
简称是 SF,具体描述的是产品为解决客户问题所具备的重要能力。
同时特性也是产品包的主要卖点,每条特性都是满足客户特定商业价值诉求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4、最后是系统需求
简称 SR,是指支撑系统特性所需的具体需求,是系统对外呈现的、可测试的全部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系统需求也需要进一步分解到子系统/模块的功能或非功能性需求。
它们实际上也是系统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按领域进行,也可以按子系统进行。
完成需求分解分配后,然后由各开发组设计开发实现。
并由测试部进行测试,确认需求实现即完成验证。
需求验证的方法一般会包括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两种方式:
内部验证是指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各个评审点来操作控制,包括需求评审、跟踪等活动。
而外部验证的目的是保证对于客户需求理解的准确性。
今天的内容分享到此结束,更多干货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