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酷我音乐换Logo了,背后大有文章!早教好吗
2024-01-28 18:38  浏览:28

作者 | 杨阳(顶尖广告主笔)

来源 |顶尖广告(ID:idea1408)

华灯初上,夜幕笼罩了中国每一座城市。

此时,北京的策展人猫丸,刚完成了一场主题画展,沉浸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杭州的时装设计师鹿七,正画下最后一笔线稿,满意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成都的带货女主播丫丫,关掉摄像头后舒服地伸了个懒腰,脸上带着下播前一丝兴奋。

片刻之后,这三个人做了同一件事:各自拿起了手机,戴上耳机。

指纹解锁之后,他们看到了软件升级提示,便点了下去。几秒种后,APP更新完毕。

升级后的10.0版本酷我音乐呈现在眼前,他们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仔细一看才发现:酷我音乐居然换Logo了!自己熟悉的那个经典音乐盒标志居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方形的扁平Logo。

此时,这三位的情绪有些复杂,不知是自己该哭“爷青结”,还是该为酷我音乐的焕新感到高兴。或许,这两种情绪都有一些。

说他们“爷青结”绝非矫情。毕竟从2005年起,酷我音乐陪伴了许多人的青春。在那个音乐盒里面,藏着多少或笑或哭的生活瞬间。

除了核心视觉元素的改变,Logo中的Slogan也发生了改变。“好音质用酷我”这句在很多人耳朵里形成肌肉记忆的话,被新的Slogan“陪着我,不要停”取而代之。

尽管对那些经典元素有些不舍,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静态不变的。用户的音乐喜好在变,视觉审美在变,Logo改变令酷我音乐保持年轻态。

1.Logo从立体到扁平,酷我音乐视觉大不同

酷我音乐的老用户都记得,Logo的主视觉是个的黄色音乐盒,盒子的侧面标有大写的橙色字母“K”,打开的盒子上方飘出了两个蓝色的音符,所以也叫“酷我音乐盒”。

对比升级前后的Logo设计可以看到:原来作为核心视觉元素的音乐盒,被转了45度角,从立体变成了扁平,主视觉变成了一个圆角矩形的平面图。

原来的字母“K”的外面被一个红圈围住,红圈的左上角被蓝色的音乐字符盖住一角。而字母“K”的那一拐,变形成为一个心形元素。


Logo的文案从“好音乐用酷我”,变成了“陪着我·不要停”,10.0版本的酷我音乐的重心从功能转向了情怀。


虽然此次Logo改版幅度不小,但是原Logo的核心视觉元素并没有被去除。音乐盒还在,只是观看的视角变了而已。


此外,红黄蓝的基础配色以及字母也保持原样。这些视觉延承清楚地表明:10.0版本的酷我音乐是一种升级,而非对原版本的颠覆。


2.视觉设计的变化,源自变化了的环境

这不是酷我音乐的第一次Logo改版,在2015年就发生过一次调整。在那次改版以前,酷我音乐盒有高光和阴影等细节,看起来更加具有质感。

很多人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最初版本的Logo最为精致,为什么还要改它呢?难道精致不好吗?


事实上,酷我音乐的Logo设计在早年的环境中,精致是一个褒义词,时至今日,精致越来越成为不利因素,简约反而大行其道。

首先是硬件环境发生了改变。酷我音乐诞生于2005年,那时候的安装平台是PC。为了照顾不熟悉电脑的用户,当时的软件图标设计普遍采用“拟物化”。通过逼真的3D设计,来复制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例如,在删除文件时,人们可以很快地找出垃圾桶图标。

酷我音乐此前的精致音乐盒设计,正是出自这样的背景。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兴起,这种写实设计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多终端常态化的情况下,电脑桌面的音乐盒图像,放到iwatch这类小型智能终端上根本无法分辨,细节欣赏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Logo的扁平化成为一种刚性需求。扁平化Logo有着特有的适应性优势,其在所有的平台设备上,都能够被用户轻松辨认。

其次是用户习惯发生了改变。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有实验表明,在辨认不同应用图标时,用户平均只留有半秒种时间用来分辨图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用户就会开始失去耐心,潜意识就会倾向于放弃寻找图标。

这就要求Logo设计必须能做到瞬间吸睛,迅速将Logo印入用户脑海。

在视觉科学中,更少的细节和更多的留白的扁平化设计,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反之,被过度填充细节的Logo,在大脑的信息吸收过程中并不占优势。

既然Logo扁平化是大势所趋,那么怎样设计一个醒目的扁平化Logo呢?以酷我音乐新Logo为例,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排版:排版简单明了,采用无衬线字体。

形状:采用最常用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椭圆形和矩形。

文本:保持语言简单,用尽可能少的词作尽可能多的表达。

颜色:不适用阴影、渐变和纹理,使用明亮活泼的颜色。

Logo本身的主要价值不在于观赏,而为用户提供索引。牺牲一定的观赏性之后,Logo可以快速被视觉抓取,并被大脑主观赋予意义,反而可以收到“少即使多”的极简主义视觉效果。

-END-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