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既适用于黏性土壤也适用于沙性土壤,由于是压力管道输水,所以既适用于平地也适用于山坡丘陵地区。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微咸水资源
实践证明,使用微咸水滴灌,作物仍能正常生长,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灌溉季节末期应用淡水进行洗盐,避免土壤恶化。
3.节省劳动力
微灌系统不需要平整土地、开沟打畦,可实行自动控制,大大减少田间灌1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二是种子种苗生产特色。已形成包括种畜、种禽、林业、蔬菜、花卉、水产等涉农的种子种苗生产企业群体,不仅能为农民提供种子种苗服务,而且成为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了解市场动态的窗口。
三是科普教育特色。园区企业通过设置参观通道,布置科普宣传展板,播放科普影片,展示实物标本、模型以及让游客参与体验,1大限度地学习和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发展趋势,努力使每个景点既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地,又是科普教育的场所。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园区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着力打造生态品牌。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
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种前灌1水、催苗灌1水、生长期灌1水及冬季灌1水等种类。就发展到现阶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地面灌溉是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灌1水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种方式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但由于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