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成立于2005年,前十年,一路高歌猛进,靠砸广告营销和疯狂收购,成为PC互联时代的独角兽。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这位15岁的互联网前浪却面临“退市”尴尬。根据官方公告显示,买方投资财团将以617亿人民币现金购买58同城所有发行普通股,这意味着58同城的名字将从美国纽交所中被彻底抹去!
退市背后,折射出一代互联网前浪巨头的“没落”,以及当前面临的窘境。不过,58同城看似也做好了转型的准备,未来能否跨越移动互联时代,拥有更强的变现能力,实现逆风翻盘?
前十年,一路高开
开启广告营销战,红海中突围
58同城成立之初,PC互联网发展正处于火热阶段,彼时解决的主要任务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当时,刚成立两年的淘宝,主要解决的就是信息交易的不对称;同一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解决的是信息搜索不对称的问题,并在很长时间内,掌控中国网民进入互联网世界的入口。
而同时期诞生的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模仿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gigslist创立分类信息网站,定位于满足和用户生活相关的一切信息诉求。
这个网站十分神奇,它几乎可以涵盖用户所想要的一切。从提供租房、招聘到家政、二手交易等各式生活信息一应俱全,充分解决了生活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底层的业务逻辑就是,将不同类别的生活服务需求整合到58同城平台,靠信息量吸引和聚拢绝大部分用户,再以此为基础延伸做垂直的项目,这无疑是一门天然的好生意。
不过,这种商业模式并不稀奇,同时期,市场上同类网站多如牛毛,最顶峰时多达2000多家。
在如此行业红海竞争态势之下,58同城率先开启广告营销大战以及免费模式,从而砸出用户流量池。就如淘宝早期通过免除广告费的优惠换取商家入驻,商业打法逻辑是一样的。
姚劲波曾在公开场合感慨“每年烧出一二十亿的广告费,这已经超过我们所有的收入,估计赶集网也差不多。”
那段时间,各**星为58同城代言的广告信息,铺天盖地。其中杨幂的“58同城是个神奇的网站”最为出名,虽然和姚晨每天“赶集网,啥都有”的广告语,从广告内容到广告形式都过于雷同,造成了大家的吐槽。
但营销效果十分显著,至少大家都记住了58同城这个网站。
不得不说,处于PC互联网时代下,地铁/公交广告通过其频繁的重播次数以及乘坐地铁的不可抗拒性,成为众多广告宣传中最有实力的病毒视频。
可以说,58同城是用广告营销砸出了知名度和暂时的品牌护城河,从而从行业的竞争红海中脱颖而出。
疯狂收购,扩张版图
高光时刻,错失移动互联网机遇
2015年,58同城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同时也是“没落'的转折点。
本来,58同城和赶集网在广告营销方面,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战争,而竞争因腾讯的插手嘎然而止。
2014年,腾讯注资成为58同城的第一大股东,不仅为58同城带来现金补充,更重要的是输血腾讯强大的流量,包括来自QQ、微信以及QQ浏览器等各个平台的流量。
正是资本和流量双输入,使得58同城声势大涨,开启了不断疯狂收购的模式。曾先后并购了安居客、收购了老对头赶集网,一举成为中国本地生活信息最大的网站。
后面又收购中华英才网,向中高端招聘领域扩展,并且通过参股和收购,扩展汽车产业链。
今年3月份更是以1.05亿元收购优信拍业务相关资产。
大概是把精力聚焦到对外扩张业务方面,同时或许是收购了强劲对手赶集网,放松了警惕,使得58错失更重要的第二波浪潮—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两大改变,一是垂直领域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市场,二是PC互联网规模化流量失效,转而被移动流量分散。
在竞争对手方面,2013年7月,互联网招聘网站拉勾正式上线,并且在一年内连续拿下3轮融资,估值暴涨至1.5亿美金;此后的三、四年时间里,垂直招聘、社交招聘相继蚕食58的市场。
在流量方面,随着移动设备增速迅猛(数据显示,仅2018年1月增速便高达70.3%),头条系以及直播、视频平台等移动流量出现,使得58同城陷入流量见顶的困境,用户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8年,58同城的付费订阅用户同比增长只有4.4%,增长速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在营收方面,自2015年开始,58同城收入连续四年走低;2019年连续的四个财季,营收都连续放缓。
无疑,这就是错失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代价。
前浪巨头“没落”内因
大而全的定位+虚假信息泛滥
从上述的营收表现和用户增速**来看,这位崛起PC互联网时代的独角兽,正在遭遇“没落”的困境。
业绩增速的日渐下滑,与其15年以来的定位布局有较大的关系。
首先是其大而全的信息服务,这个定位在PC时代完全没有问题,彼时用户的注意力经济具有规模化效应,但放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套模式就有点行不通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注意力碎片化严重,单纯的流量思维不再奏效。平台需要深耕更加垂直的细分领域,吸引和聚焦用户流量。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用户的黏度。
美团如今能够成为第三大互联网巨头,与其在垂直业务方面的深耕有很大关系,而58同城则注重外在版图扩张,使得品类信息大而全。
实际上,2015年,美团和58同城营收不相上下,而如今双方的实力已经天壤之别。
关键原因归究于58同城的信息服务,大而不强,没有聚焦。
这也说明了,在如今流量红利见顶的时代,深耕细分行业,将每个产品精细打磨,增强用户粘性,提升流量价值才是至关重要。
此外,姚劲波固守流量思维,坚持信息平台的执念让58成为虚假信息的泛滥地,大大割裂了和用户的关系,破坏了信任感。
总的来看,生活信息服务的不专业,使得58同城相继失守招聘、房产信息服务两大核心领域。
面对奔涌的“后浪”
58同城下半场的战争怎么打?
58同城的私有化遭遇,折射出极为讽刺的现实:“互联网前浪们”该何去何从?
实际上,58同城的退市,属于中概股私有化性质,并不罕见。
像国内的360、盛大游戏、搜狐游戏等公司都选择了私有化。目前360、盛大游戏也已经在国内上市。未来越来越多中概股告别美股回国内也将是大势所趋。
此前的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来看,58同城的私有化退市,待业务整合后,不排除未来国内上市的可能性。
只是,对于公司业绩困境而言,私有化未必就是解药。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后浪显然拥有更强的变现能力。
不过,最近的姚劲波展现出了全力以赴的决心,也将意味着58同城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业务转型升级。
58同城如何打好这场仗?还能机会翻盘吗?
移动互联网下的市场机会空间还是有的,任何垂直的领域,都有极可能造就一个新兴的万亿市场。但前提是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如何进行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毕竟,互联网“前浪们”单纯的流量思维,已经不再奏效,未来是拼用户服务和内容体验方面。
无疑,在当下中国互联网流量触顶,各行各业加速自己的互联网进程时代下,58同城如何把握既有优势,增强竞争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市场竞争层面来说,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美团和饿了么是两大寡头,但汽车、招聘和精选到家业务方面,58同城仍然具有核心的优势,而且属于错位竞争,机会还是有的。
另外,58同城推出免费直播业务,而且在营销方面,联名、热点借势等层次不穷,这些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的新尝试,彰显出其发力转型的全力以赴的决心。
未来已来,能否成为本地生活信息服务的“第三级”,我们期待58同城的发力。
参考资料:
1.Duing:58同城终退市,一个“不再神奇”的网站,2020年6月22日2.锌财经:58同城退市:互联网不相信前浪,2020年6月18日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热文推荐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