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哼鸣 、哼鸣的作用
2023-04-06 01:56  浏览:27

哼鸣的正确训练方法

练习哼鸣时:

(1)身体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扩张,两肩放松,吸进适量(不能过多)的气息。哼唱时身体一定要保持吸气的姿势。

(2)嘴唇松闭,舌头自然平放,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颚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略微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应感觉到声音是集中在鼻腔顶端,眉眼的上方,不论音的高低如何变化,声音的感觉位置至少要保持在这个高度。

(4)哼唱时鼻、齿、唇可以感觉到轻微的颤动。

“哼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歌唱中的哼鸣练习同生活中的哼鸣动作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要求“哼鸣”时喉头放松,把“哼”的感觉置于叹气的呼吸状态上,发声时嘴不张开把“M”音加以延长。

哼唱的好处是使喉腔自由与放松并防止喉音。如果整个声音通道不是处于全然放松的状态,就不能把“哼鸣”唱好。

练习哼鸣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如若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又紧又逼,带出来的声音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好。自我检查哼鸣的对错,可以在哼鸣时对着镜子看嘴巴是否能随便动作,而不影响声音的发出。

注意气的流出要均匀舒畅,音调可以依各人情况升高或降低。上行时,以开始音C半音模进向上升高至G,然后再下行还原到起音音高。不同的音部,可以根据声部的特点,调整音域、上下的浮动。

哼鸣的正确发声部位是什么?

哼唱的时候如果觉得哼鸣音都在面罩和头腔上,嘴巴和喉咙里很干净没有任何声音,这个时候高位置的歌唱状态就是对的。

哼鸣时会感觉头腔和面罩位置有轻微地震动,声音尽管小但仍然是集中、通畅、松弛的,在这个位置上,声音的变化可以从弱→中弱→中强→强,也可以反过来。

扩展资料

“哼鸣”对声音高位置的获得起着重要作用。“哼鸣”容易控制和调节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的比例关系,容易体会声音的位置感和良好的共鸣感。有了正确的“哼鸣”部位后,再用同样的感觉唱其他母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初学歌唱的的人,进行头腔共鸣练习时,首先要学会分辨鼻腔共鸣和鼻音的区别。其区别方法是:在歌唱发声时,用手轻轻捏住鼻子,然后再放开,如果放开时的声音和捏住鼻子时的声音没有什么不同,这时所发出的的就是鼻咽腔共鸣,反之就是鼻音。

如何练习哼鸣(哼鸣的方法)

掌握正确的哼鸣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1、挺拔舒展地站立好“垂直线(从头顶到脚心)”,微笑着平视前方,想到兴奋地张嘴打哈欠(刚开始打哈欠的状态)并感觉软腭积极提起、喉头下移、所有的歌唱腔体都已从里向外全部撑开,这时轻闭双唇(开口哼鸣就不用)并保持住所有腔体的打开、兴奋的状态。

2、喉头稳定地向下挡一下气,并且使喉头放松地保持在这一状态,然后象生活中轻松自然地哼小曲一 样,把声音自然地哼唱出来,注意起音时感觉哼在向下叹气的呼吸状态上,气息稳稳地控制在腰围、后腰和后背(或者说横隔膜、丹田处)。

3、哼唱的时候,不要追求音量,也不必哼得太实,前一个音必须紧带着后一个音,很连贯地叹在气上哼,同时在假声的位置上哼,即叹着哼在假声的位置上。要尽量使声音哼至眉心处,同时感到鼻梁上端及眉心处有微微的振动,声音越高,头、面部的振动感就越强,哼起来也就越轻松。这里的哼和叹, 其用力的 方向感觉是向后、向下的(即向后、下方用力), 而发出的声音是反射到上前方的。

4、每个声部都可从自己的自然声区感觉最舒服的音开始,采用大三度或者纯五度的下行音阶,用中速 (熟练后可稍快些)开始练唱, 然后用半音上行的方法往上练至自己力所能及的声音高度,再用同样的方法向下做下行练习至音域的***音。

5、在哼唱时,声带要一直处于拉紧的状态,随着音区的升高上移,应感觉声带往下的压力逐步加强,同喉头一起更向下降,甚至贴近横隔膜。这样,高音发起来轻松,听起来也舒服;到低声区,声带仍然要有一定的张力,与更松开更往下放的下巴、喉头以及打 开的胸腔一起协调,来获得结实、丰满的胸腔共鸣。

6、在整个哼鸣的过程中,声带、喉头以及控制气息的所有部位都要始终处于一种内紧外松的兴奋状态,并很好地保持协调,为哼鸣提供一个连贯、通畅的声音通道。与此同时,鼻、咽腔也要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同时感觉鼻腔后面有一个着力点,使咽腔拉长、蹦紧并往深处用力,这时就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并且发出高位置的共鸣音响效果。

拓展内容:

哼鸣的分类

1、闭口哼鸣、开口哼鸣、先开口哼再把嘴轻轻闭上

在实际教学中 , 不同的教师对哼鸣的要求不完全一样 , 因此对于哼鸣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有的要求闭口哼:哼鸣时嘴巴放松地闭上;有的要求开口哼:哼鸣时嘴巴处于张开状态;有的则强调先开口哼再把嘴轻轻闭上:先张开嘴巴哼,然后边哼边轻轻闭上双唇。尽管哼的方式略有区别,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2、大哼鸣和小哼鸣

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在教学中很注重哼鸣的训练。金教授教学的***步便是先练哼鸣。他认为,在哼鸣当中,有大哼鸣和小哼鸣之分(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分法有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大哼鸣宽、圆、通,比较空、比较大,有小声哭泣(生活中的哭腔)的感觉,发声时声音更开、更圆润一些,掩盖的色彩也更多一些。小哼鸣相对大哼鸣来说,发声各个部位小一些,并且有所控制,这样使发声时音色比较明亮、集中,也比较灵活,而且也方便咬字。另一方面 , 大哼鸣发出的声音宽、厚、通畅,比较适合演唱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和气势较大的声乐作品,尤其是唱一些美声作品。小哼鸣发出的声音适合演唱一些色彩性、风格性比较强、地方特色较浓的民歌,包括一些戏曲。当然,大、小哼鸣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来灵活运用。

哼鸣是唱歌的什么

亲 你好

哼鸣是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的基本手段,分为长哼鸣和短哼鸣。哼鸣的要求是:声音全部都从鼻腔发出,不走口腔。实际发音类似“恩”,但绝对不是“恩”,自己去感觉。

正确的长哼鸣:一边发音,一边做嚼食物的动作。张口闭口,音色都不改变。同时感觉到,整个呼吸发音通道,畅通无阻,发音位置正确而不僵硬,OK了。

短哼鸣就向擤鼻涕一样,练习时,常有把鼻涕练出来的。短哼鸣,比长哼鸣难些,容易产生各种多余的动作,要多加注意。但是,必须练好。它比长哼鸣更重要!毅力!毅力呀。正确的感觉与长哼鸣相同,自检也相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O(∩_∩)O~

“ 发音”这一节,非常重要,一定要练好,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干扰,就看你信我有多少了。

声乐知识:哼鸣

导语:在声乐学习中,哼鸣练习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方法。“哼鸣”也称之为哼唱,它是用鼻腔发出“M”音来练习发音的方法。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声乐知识:哼鸣,欢迎大家参考!

经过系统、规范的哼鸣训练学习,使我在声乐学习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同时解决了本身存在的毛病与一些不良的歌唱习惯。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哼鸣练习不仅容易感觉到声音高位置的存在,而且还可以逐渐改善我们歌唱的共鸣,扩展音域,提高歌唱的能力,以及对喉头、气息的稳定等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在“哼鸣”练习训练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体会:

一、哼鸣练习能较好的使喉部肌肉放松,进而有助于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前提,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喉头自然向下,保持叹气的状态,喉外肌肉不能紧张,下颌不能僵硬,下巴要自然放松。在歌唱练习时,声乐学习者往往盲目追求声音的音量,忽视内口腔的建立,因而出现捏喉、挤压的毛病,这种违背科学练声的歌唱状态,最终导致声音憋在喉部,听起来觉得声音出不来,这时,我们如果采用边打哈欠边进行哼鸣的方法练习,就有助于喉部的肌肉放松,让声带自由振动,产生具有泛音的效果。

当歌唱者在哼鸣练习时打开喉咙的状态建立了,尤其是把声音送进打开了的鼻咽腔,这时,我们就能体会到鼻腔面罩部分有一种轻微振动的感觉,这就说明,已经打开了鼻咽腔,把声音哼到头上去了。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多次共识:“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

二、哼鸣练习有助于体会声音共鸣的感觉,进而获得高位置的“头声”

如何控制音色的丰富变化,掌握良好的共鸣是很重要的。当我们恰当的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让声音通过腔体振动共鸣而发出来的声音,就会使原本单薄的声音获得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声音的目的,从而获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优美动听,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而哼鸣正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声音高位置和发展共鸣的练习方法。在《歌唱中的自由》一书中,菲力普建议:“学习唱歌的人要尽可能多地练习哼唱。”

哼鸣练习时,将双唇微微闭住,舌头平放,舌尖舔着下齿,软腭上提,我们要努力克服不把声音压在喉咙里,口腔内建立自然空间,就好像含着半口水,感觉声音是位于头的前上部,气息则均匀柔和地叹出来,而声音好像是从很远很小的地方传来的,这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头腔共鸣,逐渐由哼鸣转唱为开口音,而声音的感觉位置始终保持在哼鸣的高度上。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发出的声音就会逐渐集中明亮,结实圆润,穿透力更强,采用这样的练习,就使歌唱者获得了歌唱技巧中追求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三、哼鸣练习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进而扩展音域

我们知道,歌唱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换声问题,如果换声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就会使声音不统一,不能顺利地扩展音域,更不能唱好高音,从而,也就不能圆满地演唱作品与完整地表现作品。我们所指“换声区”就是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的地方就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甚至感到要出现破音,顿时感觉上下声音不统一,这就是到了换声区了,这时,我们必须将两个声区之间的矛盾减少到***限度。其实说到换声点,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也就是真假声统一的问题,掩盖一些真声声音就有了假声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这样声音的衔接才会自如。

通过在学习实践中,我能感觉到哼鸣训练法对我们的换声区有很大的帮助,因哼鸣练习不需要大的音量,它是一种对弱音的控制与要求口腔的松弛度,同时,加强了腰腹肌的有力支持与控制,把声音哼在上面的鼻咽腔和后面的咽管里,这种高位置发出的声音,真声与假声基本上是混合在一起,通过快速哼鸣练习,促使声音转换灵活,真假声两种技能很好地结合。唱低音时多用真声,唱高音时假声运用较多,唱中音则以混声为主,每个音都在高位置上带着假声的感觉成分。在练习中,喉部越松,自然,越能发出低音区的音,有利于向下发展音域。如果声音里假声的比例越大,音就越高,由此,歌唱的音域极大地得到了扩展。

四、哼鸣练习有助于控制气息与声音的平衡,进而获得歌唱器官协调自如的运动

歌唱的训练也就是呼吸的训练,因为气息贯穿着整个歌唱的过程,气息是动力源。“气息控制”是指歌唱时肺里的气压作用于声带,冲击声带,使声带形成瞬间的开闭产生振动将声波传递出口腔,这就要求在保证声波传送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气息来达到延长乐句。在歌唱时,用气要适度,气息控制要协调平横。这种协调平衡是横膈膜与腹部肌肉之间的一种平衡的控制能力。有时当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气息总是沉不下来,总往上跑,越唱到高音,声音整个是提着的,而不是叹下来的,然而当我们过分的去注意气息,往往则使声音僵硬,或憋气,以至于导致音准不稳。而哼鸣的用气正好能使气息均匀,节省又有控制,依靠横膈膜及腰部的周围,产生一种良好的由口咽腔,胸腔到横膈膜之间的气流通道,并具有流动的感觉。通过这样的练习,使我们用最少的气息获得***的共鸣效果,使气息灵活流畅又有支持,使声音灵巧轻松又富有弹性,和正确的控制能力,它有助于歌唱器官整体协调、配合。

哼鸣练习的学习,对于不同程度、不同条件的学习者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初学训练者,我们首先可采用慢速、简单的哼鸣练习,避免开口发声的紧张以及喉头上提或挤压的毛病,当声音出现空、虚属正常现象,因为气息整个是通畅的,不会出现憋气、压喉的现象,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基本上就能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对于高级阶段的训练者而言,采用中速、流畅的哼鸣练习,在要求上则逐步增加力度与速度,加强整体共鸣感的要求,使在气息支持的控制下,达到声音灵活、流畅,音色圆润优美。

五、哼鸣练习有助于声音集中,进而获得良好共鸣

所谓声音集中是指在发声时,把大部分振动或共鸣集中引向一个特定的部位,初学者嗓音音色往往有空、虚、散、不集中等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嗓音缺乏内在的点,而哼鸣练习针对这一毛病将能得到明显改善与解决。练习时,找到这个点,先将双唇微闭,上下牙稍打开,闭嘴微笑状,将咽壁站立,从胸腔发出结实集中,穿透力强的闭口音,在哼唱过程中,想象着从软口盖小舌处到头顶后上方有一个细小的洞,让声音穿针引线,从这个小洞穿过去,感觉声音集中在鼻腔顶端,不管音的高低如何变化,声音的位置始终保持着这样的高度,歌唱时的位置和哼唱时的位置相同,它始终保持深呼吸,气息在腰腹肌有力的控制的支点上稳稳地沉下来,然后气流向头腔、鼻腔上送,喉部肌肉放松,喉头处于下放而不压喉,挡气发声的状态,这样得到的声音高亢明亮,集中统一。

六、哼鸣练习有助于疲劳、受损伤的声带得到休息、恢复

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说过:“许多歌唱家每天都练习哼鸣,我的亲身经验可以证明这种练习的好处,哼鸣使嗓音增加灵活性,而又使声带得到休息。”声乐学习者如果歌唱方法不正确,如喉咙过度用力,力量太重等等,都将会造成对声带的破坏,这种情况可用哼鸣练习来调整、修复。

哼鸣练习时,应以轻声小声为主,放松喉头,集中气息,闭合好声带,让集中而又有支持控制的气息使声带发出柔和、轻声的哼鸣,然后逐渐慢慢增加练习时间,使声带得到必要的保护、休息与恢复。

总而言之,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只要能正确的掌握它,运用它,就能帮助我们获得流畅灵活、清晰明亮、集中结实、优美圆润的歌声。

哼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哼鸣的作用、哼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