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信的挑战,为什么来往失败了,陌陌成功了;为什么米聊失败了,Blued成功了;为什么易信失败了,脉脉成功了。
新一轮的挑战来自头条、快播和锤子。他们如果能成功,能从陌陌和Blued上学到什么?他们如果失败,会重复来往、米聊、易信的什么错误?
幂律法则
展开论述之前,先提一个幂律法则。也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自然规律。关于幂律法则,最知名的算是二八定律: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剩下的人分享那20%的财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而其实关于财富分配,不只是20%的国家,占据80%的财富这么简单。
而是全球最有钱的388人拥有的财富,等于全球最穷的25亿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这是2010年的数据。
在2015年,这个数字是62人。在2017年,是8个人。也就是说,一张餐桌就能坐下几乎全世界的财富。财富越来越集中,就是幂律法则效应。
幂律法则还被称为 “先发优势” “马太效应”,一开始一点点的小的优势,会形成巨大的叠加效应,最终成为巨大的优势。
巴菲特在讲什么是公司的护城河的时候指出,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优势是强大的护城河。例如可口可乐遍布全球的渠道网络和销售形成了规模优势,规模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又扩大了规模优势。
当微信用户从5000万到达1亿后,就不需要人为地开发用户了,社交网络的幂律法则效应让微信在两年后自动获得了新的2亿用户。
心智难以改变
难以改变的原因是,心智一旦产生认知,就启动了幂律法则。
2009年11月,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2月5日,腾讯微博也上线了。从流量方面看的话,腾讯的流量无疑远远超过了新浪,甚至是新浪的几十倍、上百倍。即使拥有这样庞大的流量规模,腾讯微博最终也难以撼动新浪微博的位置。
同样是腾讯的案例。2011年1月,腾讯推出了基于移动端的即时通讯工具,并将其命名为微信。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来往”,试图与微信竞争。马云曾经甚至要求阿里员工在“来往”平台添加至少100名好友,足以看出他对“来往”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阿里平台的流量并不比腾讯少,但“来往”依然没能在这次竞争中取胜。2014年,“来往”用户量为3778万。到了2015年,市场上已经基本听不到“来往”的声音。同年,“来往”更名为“点点虫”。
——里斯
新浪赢在了认知,更是赢在了幂律法则。最开始做微博的新浪获得了第一批用户,第一批用户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更多的用户带来更多的反馈,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就做得更好。更好的体验又带来更多的用户。形成了对新浪微博极为有利的幂律法则。
能够威胁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
因为微信已经是熟人社交软件第一选择,更多的人选择微信就有更多的人选择微信。
到了某个节点,人们选择微信就是因为其它的人也在用。微信早就过了这个节点。
在熟人社交软件市场,微信是幂律法则的受益者。第一个出现的软件可能并不完善,但是更多的用户给了她足够的反馈,足够的反馈又带来更多的用户,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不同胜过更好。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经典的可乐,但是会选择一个年轻的可乐;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快马车,但是会选择一个不同的汽车;
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尊贵的汽车,但是会选择一个驾驶体验更好的汽车;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纯净的饮用水,但是会选择一个含有矿物质的饮用水;
心智不会选择一个矿物质更多的饮用水,但是会选择一个天然含有矿物质的饮用水;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结实的手机,但是会选择一个可以上网、听歌、玩游戏的手机。
不同胜过更好
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微信,但是会选择一个可以陌生人社交的软件;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微信,但是选择一个可以用于职场社交的软件;
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微信,但是会选择一个可以用于**交友的软件;心智不会选择一个更好的微信,但是会选择一个用于移动办公的软件。
易信、来往、米聊和头条、快播、锤子发布的软件,哪个更像一个更好的微信?哪个是一个不同的微信?
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我看以上六个产品,都是另一个微信。
因为即使是马化腾,也不能在微博上挑战幂律法则;即使是马云,也不能在微信上挑战幂律法则。如果新产品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微创新,就不可能威胁到微信的地位。
跟随者的任何创新都可以被领导者模仿,然后用规模优势碾压。
启动自己的幂律法则
杰克·特劳特说,不同胜过更好。因为一旦不同,你就启动了属于自己的幂律法则。
杰克·特劳特又说,他以为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但很多时候都是徒劳无功,每个人思维系统都是独特的,很难被改变,即使你是对的。
陌陌能活下来,不是因为它改进了微信的用户体验,而是它走了与微信不同的路线:陌生人社交。
陌陌并没有和微信正面开战,而是做了微信做不到的事情:微信在用户认知中是熟人社交,一旦微信也做陌生人社交,那它就不是微信了。
同一批用户,当他要跟同事、同学、亲戚联系,会用微信。当他跟陌生人社交,就会用陌陌。所以人群定位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同一个人群会有不同的心智。
定位的概念只有一个,就是心智定位。同一个心智会存在于不同的人群中,当我们说年轻人,我们说的是一种认知、心态和情绪,而不是生理年龄上的年轻人。
陌陌的成功,在于不同的心智定位。更好的产品最大的命运是被领导者模仿和碾压,只有不同的产品才能逃离领导者的幂律效应,启动自己的幂律效应。
年入7.6亿的Blued
Blued是专为LGBTQ(性少数人群,包括女**、男**、双性恋等等)提供服务的社交APP。
据报道,Blued的用户主要为男性。截至2020年3月31日, Blued已拥有超过4900万注册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600万月活用户中,海外月活用户数占比超49%。
和陌陌相比,Blued的路线更聚焦,甚至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如果说陌陌是从微信的社交蛋糕中切割了一块陌生人社交的市场,那么Blued则是从微信的社交蛋糕中继续切割了一块性少数人群的社交市场。
我们认为社交市场还有机会,就是沿着这个逻辑继续细分和聚焦:Blued的主要用户为男性,专门为女性**者服务的产品还没有代表品牌。
社交产品的进化是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微信最初也有陌生人社交,摇一摇和附近的人功能一度为其增加了大量用户,但是微信的主要用户还是熟人社交。
陌陌出现后,微信就成为了熟人社交产品,这是陌陌对微信的重新定位;陌陌也有性少数人群用户,Blued出现后,陌陌就成为了性多数人群的社交产品,这是Blued对陌陌的重新定位。
未来也会出现专为女性**者服务的社交产品,重新定位Blued为男性和双性的性少数人群社交产品。
甚至男性**、双性恋、女性**领域都会出现一个专家品牌。
如果你是移动互联社交产品的创业者,最好从这个路线去思考,而不是在别人家的战场上做微创新——开发直播带货的新玩法、开发专属人群的服装品牌、与其他品牌做联名款等等——这些都逃不过幂律法则的吞噬。
马云的来往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就别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