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补贴的提前兑付,让凯龙高科负责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笔政策扶持资金原本要7月份开始对付,但疫情期间,政府知道企业困难,提前兑现,这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2月21日上午,凯龙高科在收到政策扶持资金后,公司负责人表示。而此前一天,无锡市惠山区政府刚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兑现2亿元现代产业政策资金,凯龙高科正是首家受益企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制造业见长的无锡惠山,部分企业也遭遇了开工难。为给企业复工复产增动力,惠山区不断出台针对性政策和举措,和企业共度难关。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惠山区委书记李秋峰明确表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千方百计把耽搁了的时间抢回来,坚定不移地向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迈进。”
以变应变 做好“双线”作战
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孙日民的心也越来越着急,“回老家过一个春节,结果发生疫情,迟迟不能回厂里上班。”同样着急的,还有他工作的企业——无锡翼友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查正月也在为缺工人没法复工着急。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惠山区阳山镇冬青村委和公司主动联系,迅速定下从东台帮企业包车回惠山的方案。
2月19日,大巴顺利从东台发车,并在当天抵达无锡惠山。孙日民说,“他们不仅包车接我们,还给我们准备了口罩,一到惠山就住进了宾馆,很贴心。”看着20名工人回到惠山,查正月也踏实多了,“缺工这个‘卡脖子’的问题就要解决了,复工就快了。”
企业“点对点”包车接员工上班,费用由政府全额补助,正是惠山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用工的八条政策意见》中的要求。对惠山而言,各类工商企业超过1万家,规上企业近千家,是优势也是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惠山现有24万企业职工中,近16万人是外来职工。也正因为如此,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惠山区区长吴建元明确要求,各部门要以变应变调整策略。算好全局账,算好动态账,算好平衡账,做好“双线”作战各项工作,确保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长安街道,街道除了落实区级政策,为减轻企业压力,还对自有载体上的生产制造企业,给予租金减免优惠。长安街道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因政府管控延迟开工的生产制造企业,给予1至3个月的免租优惠,并鼓励倡导社会载体以协商减免租金的方式,支持承租企业。”
为了送政策上门,帮企业解决困难,惠山区集结区镇两级机关1000余名干部,组成防疫联络员队伍,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一企一员”联络制和“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截至目前,惠山区已帮助协调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链条上的问题困难600多个。
图为无锡戴卡轮毂智能化生产线。惠山宣传部供图
疫情冲击 “智造”企业带动产业恢复
尽管部分企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惠山区的一批“智造”企业却在此轮复工中显得格外抢眼。
在无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无锡戴卡轮毂)三期智能制造工厂,一条160人的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这条生产线是智能化生产线,一天能生产3500个轻量化铝制轮毂,人均生产效率达7350件/人/年,是老厂的1.5倍。”该车间负责人介绍说,不仅如此,这个车间的主要工序都是单人操作,也减少了人员聚集。
用工少,效率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企业整体用工紧张的背景下,应用了智能化生产线的无锡戴卡轮毂得以迅速复工,成为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首批复工生产企业之一。
其实,自2015年开始,惠山区就在全区推行企业(项目)智能制造改造。“这些企业的复产,也能发挥智能制造的优势,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复工。”惠山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说,惠山是智能制造示范区,惠山的制造业也正在迈向高端智能的高地。截至目前,惠山区参与智能制造改造的企业(项目)超300个,超过规模以上企业的三分之一。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亿利环保)原本并不生产口罩,但符合条件,面对企业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在惠山区政府的支持下,这家企业也上马了口罩生产线,以满足辖区内企业的自用需求。
“我们建了一个2000平米的无尘车间,预计2月26号可以投入使用,首批口罩机也会同步到达,到时候,每天能量产30万只口罩,为本地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亿利环保总经理王亮说道。
多项惠企政策的支持,以及智能制造企业的带动,截至目前,惠山区近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100%。
惠山区委书记李秋峰表示,随着惠山企业的复苏,这将为无锡、全省乃至全国疫情防控的保供生产贡献更多惠山力量,也为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定了必胜信心。(颜丙松 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