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至今,喜爱苏轼的读者不计其数,但喜爱不一定是理解。在寻找苏轼的足迹时,我总觉得我理解了他,但转眼间又发现,苏轼从不是为了某个后人的理解而存在的。甚至苏轼在乎的不是理解,而是眼前的自然山水和茫茫无尽的宇宙时空。认识时空,才能更深地认识人、认识物,继而真正地认识自己。从黄州开始,苏轼踏上的内心之路,鲜有人能重复。我在赤壁前留影时知道,我不是和一段历史合影,而是和一种难言的感慨和盼能追随的心愿合影。
分享给大家(打牌专用隐形眼镜
2022-12-15 21:28 浏览:4
【133ヘ一5519ヘ一0062】理解了变与不变,理解了永恒,苏轼的流放生涯就不再像屈原那样“忧心愁悴”,他的旷达,与其说来自性格,不如说来自领悟,所以他才会在后来更远的流放中写下“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来豁然面对。能做到这点,都源自他在黄州四年多的人生体悟。当苏轼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走到生命终点前,更不假思索地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排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