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的集市上,受灾的瓜农把伤痕累累的西瓜、甜瓜降价出售,价格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甜蜜的诱惑让人心动,购买的人趋之若鹜
虽然此举是帮助他们挽回损失的迂回方式,可众人怀着一种占便宜心里,兴高采烈的疯狂抢购,有种不合时宜的幸灾乐祸
这样的瓜,只要把冰雹砸伤部位用刀削掉,根本不影响口味
旁边站着另几份卖好瓜的人,脸上的神情甚至是忌妒,他们的生意冷落的无人问津
这尘世万千众生,都在按照同样的天然顺序,有少小就丰年老,有安康就有病症,有快乐就有苦楚,滔滔不绝的阴阳循环
不管时间怎样流转,不管几何曲折,都要保护心中的那一片与鬼嚎无干的静土,从来刻在回顾的迷惑,一直是灾害落尽的失去记忆
这就是课本中的华山,对我而言,华山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地理概念而已
在大学上古代文学时,读过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李白诗中描绘的是北峰的景色
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读过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
”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啊
于是心向往之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妻子是从玉泉院后西山门开始登山的
登山的人以青年学生居多,一路洒满了他们激扬的青春,我们也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虽然看不清华山的奇险与秀美,但能与青春做拌的旅途是愉悦的
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我想,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也在于此吧
文人游山,重于精神的寄托;俗人玩水,在意感官的享受
文人游山达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禅宗境界,俗人玩水还是处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世俗层面
因为许多文人来过,一座山就有了灵魂
山一旦有了灵魂,俗人就来了
俗人玩水,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诗人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中的句子“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今晚的游客,大抵都在俗人之列
我想我们都一定会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散向四面八方,转眼不见了
三毛去和尚头屋做和尚头,对和尚头师说:给我编个麻花辫
和尚头师不提防弄掉了三毛的一根头发
三毛叹口吻说:那来其中分好拉
然而和尚头师不提防又弄掉了根
三毛一看火了:你要让我披头散...【观赏全文】
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简短 4、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